张宇多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医院)外科,天津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中频导药仪在引导“胃肠宁”耦合剂贴片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除了在病情允许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等传统护理方式以外,另采用超声中频导药仪“胃肠宁”耦合剂贴片,对其进行皮肤药透治疗。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48h内排气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中频导药仪“胃肠宁”耦合剂贴片的治疗,能够帮助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肠蠕动,有效促进了排便,可防止产生肠粘连术后的并发症并且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超声波中频导药仪;腹部手术;肠蠕动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11--02
DOI:10./j.3-..11.
外科腹部手术术后的患者,常因麻醉及术中对肠组织的刺激,导致术后恢复肠蠕动较为困难,因而造成排气时间长,即使是粘连性肠梗阻等[1]并发症也同样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疼痛和负担。自年7月起,我科开始使用超声中频导药仪进行皮肤药物治疗,结果表明对术后肠蠕动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年7-12月入院的腹部外科患者中,按照入院顺序选择了50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2~72岁,平均43.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25例患者年龄32~68岁,平均41.3岁,其中7例腹股沟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5例,腹部开放性损伤清创缝合术6例,结肠良性肿物切除术7例,手术时间1~3h,平均1.5h。对照组25例患者年龄37~72岁,平均44.7岁,其中8例腹股沟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5例,开腹缝合清创缝合8例,急性肠扭转4例,手术时间1~3.2h,平均1.7h。两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两组患者在年龄、外科疾病和平均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主要帮助患者在床上移动并进行翻身。责任护
士巡视病房时监督患者活动,注意询问排气情况,每班接班时严格交接。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25例患者使用超声中频导药仪器进行治疗:患者仰卧位,暴露腹部,清洁腹部皮肤,取“胃肠宁”耦合剂贴片(主要成分为大承气汤),贴于髂前上棘内侧皮肤,使用固定带加压固定,使贴片与皮肤紧密贴合,开启导药仪治疗30min,治疗中加强巡视,处理后,将贴剂放置45min,然后取出并丢弃,观察处理部位的皮肤是否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5例患者48h内25例患者均有排气,排气率为%。对照组22例患者48h内排气,排气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P0.05),
见表1。
3
讨论
3.1
超声中频导药仪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护理方法的升级超声中频药物引导是一种通过超声空化,离子电渗疗法和电穿孔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将组织结构和皮肤的脂质结构进行重组,并从原始的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从而增加渗透性,促进潜在可逆生物孔的产生,允许药物分子从细胞外部转移到细胞内部,并为它们提供沿声波方向传播的动能。将药物输送到引起病变的部位是传统药物治疗的升级,补充和改进。
3.2
超声中频导药仪的临床效果在传统护理方式的情况下,仍有不能及时排气的患者,影响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使用辛丝2ml注射足三里促进通气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传统护理方式中配合使用超声中频导药仪“胃肠宁”耦合剂贴片,能够帮助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的恢复,进而将排气时间缩短,并且可以防止肠粘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超声中频导药仪的优势在于定位给药,将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进入血液循环[2],作用持久稳定;低血浆浓度将药物的全身作用和不良反应尽可能的降低;皮肤给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将患者的舒适度提升[3];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是可以在病床上自由活动,无需保持同一姿势完成,因此整个治疗过程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
3.3
注意事项(1)对于有损伤的皮肤部位禁止使用,皮肤严重过敏患者,禁止渗入过敏药物。(2)患有心脏起搏器、人工支架和人工瓣膜以及严重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患者禁用。(3)为孕妇和新生儿提供使用指导。(4)同一患者禁止连接超声波中频药物导
向器和高频手术设备。(5)电极的使用若过于靠近胸部,会增加心脏纤颤风险。(6)对于有敏感史和过敏史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应当及时告知医师,以免治疗过程中产生意外。(7)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完成后3d内,治疗部位应禁止使用沐浴液等物品进行清洗,并应当尽可能避免对治疗部位的搓洗。(8)原厂生产的药物贴片属于1次性药物,只可1次使用,不得反复使用。耦合剂使用1次后即失效,治疗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重复性使用。
4
小结
普外科中的病变大多数为局部性的病变,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对疾病的定位也更加准确,病因越发清晰,传统的给药方式无法准确送达病变部位,亦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只得使用全身性的用药,即使如此,其所到达病变部位的药物能力依然有限,因此超声中频导药仪对外科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超声中频导药仪是通过电穿孔,超声空化和离子电渗疗法使治疗药物通过的一种技术,皮肤和组织结构的脂质颗粒从无序到有序的重新排列,进而导致潜在的可逆生物途径。渗透性地增加和促进了药物分子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部。接受腹部手术后的患者胃肠功能需要时间进行恢复,术后无法正常排气
或者延时排气,会影响术后的饮食调养。超声中频导药仪“胃肠宁”耦合剂贴片能够帮助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快速恢复,因而缩短排气时间,并且预防肠粘连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做到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同时超声中频导药仪操作方法简
单易懂且疗效显而易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及其家属很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姜昕,唐敏婕,杜闻媛.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透皮导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观察与护理[J].天津护理,,24(3):-.
[3]YangD,HospitalPP.ApplicationofComfortNursinginOperationRoomNursing[J].JournalofMathematicalMedicine,(31):5-21.
[4]李根英.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32(5):-.
责任编辑:杨德一,校对:戚文彬
美辰医疗具有十余项独家专利,为您和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