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部分内容来自医学权威UPTODATE临床顾问。关于UPTODATE我们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介绍过了,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其他方面健康的小婴儿,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是直肠出血的一个常见病因,大部分病例在婴儿期后期缓解。(划重点: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一般不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婴儿2-8周龄时,但在诊断前婴儿可能存在数周的出血史。受累婴儿一般是健康的,但排出微带血的大便和粘液,并且大便通常存在多形核白细胞。一些婴儿可能易激怒或者排便频率增加,但是明显的腹泻不常见(划重点:正常的婴儿的排便次数可以在一天5-6次,化验过程中有红白细胞在这个疾病都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如果白细胞非常多也不见得是细菌感染)
大部分病例系列研究中,牛奶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但是过敏可能包括:牛奶,蛋,大豆,玉米,或者其他。
治疗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
如果母亲愿意从其膳食中完全剔除可疑食物,则应该鼓励继续母乳喂养。应首先剔除牛奶,除非有好的证据表明其他某些特定食物牵扯其中。对于症状严重的婴儿,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持续3-5日可能有助于加快过渡,同时母亲应吸出母乳并丢弃以维持泌乳。
配方奶粉喂养或者补充喂养的婴儿
应该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在接受奶粉喂养后会排绿色稀便,但这通常不提示结肠炎持续。
评估效果
肉眼可见的出血通常会在72小时内改善,单偶尔需要多达2周才会消失。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必要进行大便隐血检测。因为显微镜下查见大便中有血或多形核白细胞的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周。
偶尔的出血复发在母乳喂养婴儿中常见,可能是因为母亲不经意间摄入少量的触发蛋白。
重新引入治病蛋白
对于在剔除牛奶后症状消失的婴儿,重新引入此类蛋白的标准时间是在其1岁时,这种方法通常都能获得成功。重新引入蛋白时,婴儿的大便检查结果应该是正常的,并且隐血试验也应该是阴性。然而,专家经验表明:到6月龄时,约50%的母乳喂养婴儿可耐受重新引入治病蛋白;到9月龄,95%的婴儿可以耐受在母亲膳食或者配方奶粉中重新引入致病蛋白。因此,早在6月龄时就有可能成功重新引入致病蛋白。
最后值得欢欣鼓舞的是,这个病的愈后极好,大多数孩子在1岁都能获得耐受。且在成年没有相关的肠病报导。
为什么把这篇文章翻出来,是因为我突然想起来了之前看的一篇文章。中国的妈妈愿意为孩子牺牲,甚至可以做到牺牲自己的地步,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
可以忌口么?可以,但是需要只吃白菜米饭么?没有必要。
可以焦虑么?可以,但是如果是一个你知道一定会好的病,为什么要担惊受怕,给孩子吃西药,吃中药,吃乳糖酶,吃益生菌。你的焦虑孩子承担。
可以吃奶粉?可以,但是一定要氨基酸6个月么?不吃会一直过敏下去么?看起来是不会的。
所以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忧思过重,忘记去寻找科学的出口。
陶陶妈(北京)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