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品课程第52期
作者介绍
成丽琴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儿科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曾先后在首都儿医院和北医三院新生儿科进修学习。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小儿惊厥、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儿科常见急重症的抢救程序。从事教学工作10余年,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本科及基础医学8年制的理论课讲授及教学管理工作。医院优秀医师及优秀教师,曾先后2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气促伴青紫的成人患者如何考虑?
如患者为新生儿则有何不同侧重?
新生儿窒息及相关并发症有哪些?
下面就请成丽琴老师来为我们解惑吧~
病
例
讨
论
一、目录
1.新生儿疾病询问病史及查体
2.总结病例特点
3.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4.治疗及预后
二、问诊
1.根据主诉询问病史
(1)女婴,8小时,入院时间年3月。
(2)主诉:呼吸急促伴青紫8小时。
2.新生儿询问病史要点
(1)胎次、产次,出生体重、胎龄、生产方式。
(2)羊水、胎盘、脐带、胎心情况,有无胎膜早破。
(3)Apgar评分(1分钟),减分项目。
(4)抢救经过,5分钟、10分钟评分。
(5)呼吸困难及青紫有无加重或减轻,青紫的部位,有无伴随症状(发热、呕吐、吐沫、咳嗽、惊厥等)。
(6)吃奶、睡眠、大小便。
(7)接种史、家族遗传病史、母亲产检及用药史、传染病史。
3.病例摘要
(1)现病史:患儿系G2P1,孕41+5周,出生体重3.1kg,胎膜早破4小时,发现羊水三度胎粪染,呈黄绿色,粘稠状。同时发现胎心减慢,最慢为85次/分,持续30分钟,急行剖官产,生后Apgar评分1分钟6分(肤色、呼吸、心率和肌张力各减1分),立即予以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吸出1ml黄绿色羊水和粘液、正压给氧、心脏按压、气管内滴入1:肾上腺素1ml,5分钟8分、10分钟为9分。胎盘正常,脐带绕颈1周。复苏后患儿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周青紫,并予以头罩吸氧、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小时前患儿出现阵阵哭闹不安,并出现呻吟。转入儿科治疗。发病以来,无发热及体温不升,未抽搐、无咳嗽及吐沫,无呕吐。生后4小时开奶,吃奶欠佳,已排尿,排胎便1次。
(2)既往史:未接种疫苗。
(3)个人史:第2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1kg,配方奶喂养。
(4)家族史:母亲28岁,父亲30岁,均体健,祖籍北京,非近亲结婚,母孕期否认疾病及用药史,否认毒物、放射线接触史,无正规的产前检查。家庭成员体健,否认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4.总结病例特点
(1)足月早期新生儿,急性起病。
(2)主要症状为呼吸急促伴青紫。
(3)病程中伴呻吟、阵阵哭闹;无发热及体温不升,无咳嗽及吐沫,无呕吐,无抽搐。
(4)剖宫产,产前有宫内窘迫:胎心率减慢、羊水三度粪染。脐带绕颈1周,胎膜早破4小时。
(5)生后窒息,Apgar评分6分/1分钟,8分/5分钟,9分/10分钟。
(6)生后4小时开奶,吃奶欠佳,大小便正常。
三、查体
1.最重要的体格检查项目
(1)肺部体征。
(2)心脏体征。
(3)神经系统体征。
(4)其他异常。
2.体格检查结果
T36.3℃,R70次/分,P次/分,BP56/32mmHg。体重3.1kg,身长50cm,头围34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兴奋易激惹,反应弱,哭声弱。皮肤无黄染、皮疹和出血点,无水肿和硬肿。前囟2.0cm×2.0cm,平坦,张力不高。无特殊面容。眼球无凝视,双侧瞳孔3mm,等大正圆,对光反应存在。口周发青,呼吸急促,可见鼻扇和三凹征。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可闻及少许粗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左界位于第Ⅳ肋间左乳线外2cm,心率次/分,律齐,心音可,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脏肋下1cm,质软边锐,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3~5次/分。脊柱未见畸形,指(趾)甲黄染。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张力正常,下肢肌张力增高,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稍减弱。双膝腱反射对称引出,颈无抵抗,头竖稍差,双巴氏征(+)。
3.体格检查主要发现了什么?
(1)呼吸急促,鼻扇和三凹征、青紫。
(2)双肺可闻及粗湿啰音。
(3)心脏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
(4)兴奋易激惹,反应弱、哭声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头竖稍差,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稍减弱)。
(5)指(趾)甲黄染。
四、初步诊断
新生儿窒息
呼吸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五、进一步检查
1.应进一步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
(2)血气分析、血生化(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肝肾功能)。
(3)头颅影像检查(B超、CT等)。
(4)血常规+CRP、尿、便常规。
(5)必要时查心脏超声、心电图。
2.辅助检查结果
(1)胸片:双肺纹理增强,肺野透过度增高,可见粗颗粒影。
(2)血气分析:pH7.2,PaCOmmHg,PaOmmHg,SaO%,HCO3-15.2mmol/L,BE-7mmol/L。
(3)血生化:Na+.1mmol/L,K+4.5mmol/L,Cl-mmol/L,Ca2+2.1mmol/L,Glu8mmol/L,ALT25U/L,AST55U/L。
(4)头颅B超:双侧半球回声稍增强,双侧脑室变窄,边界模糊。未发现颅内出血。
(5)血常规WBC23×/L,中性分叶细胞0.72,淋巴细胞0.22,RBC5.5×2/L,Hbg/L,PLT×/L,CRP12mg/L。
(6)尿常规pH6.5,比重1.,Pro(-),Glu(-),隐血(-),镜检RBC0~l/HP,WBC(-),未见管型。
(7)便常规:褐色胎便,未见红白细胞,便潜血(-)。
六、诊断及诊断依据
1.胎粪吸入综合征(MAS)
足月儿,有宫内窘迫和生后窒息史,羊水三度粪染、且粘稠,在复苏过程中从气管内吸出污染的羊水。复苏后有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和青紫,可见鼻扇及三凹征,指(趾)甲黄染。胸片示肺野透过度增强,可见粗颗粒影。2.新生儿轻度窒息
生后Apgar评分1分钟<7分,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
足月儿,有宫内窘迫和生后窒息史,生后24小时内发病,临床表现为意识状态兴奋,原始反射异常,下肢肌张力增高。头颅B超:双侧半球脑水肿。七、基础回顾
1.新生儿窒息及脏器受损
(1)病因:孕母、胎盘、脐带、胎儿方面。
(2)临床表现:胎心变化,羊水污染,Apgar评分。
(3)脏器受损:多脏器损伤,可累及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代谢等方面。
(4)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其次心肌、肝脏。
2.胎粪吸入综合征
(1)病理特征:呼吸道阻塞及化学性炎症,形成肺不张、肺气肿和正常肺泡共存。
(2)临床表现:呼吸急促,青紫,鼻翼煽动,吸气性三凹征。羊水污染并吸入证据(皮肤污染、气道内吸出)。
(3)并发症:肺炎、肺动脉高压、气漏、HIE、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
八、鉴别诊断
1.新生儿颅内出血
早产儿多有窒息,足月儿多有产伤病史。临床表现与HIE相似,头颅影像可明确诊断。本患儿为足月儿,无产伤病史,头颅B超显示未见出血。2.新生儿B组链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及胸片与NRDS相似,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多有羊水污染史及羊膜早破,母亲多有孕晚期感染。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抗生素治疗有效。本患儿母亲无明确的孕期感染史,血常规大致正常(注意患儿为生后第1天的新生儿)不支持本诊断。但其母亲在孕期未进行规律产检,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协助除外。3.湿肺
多见于剖宫产儿,为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生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增快,但患儿吃奶好,反应好。病情重者也可有青紫及呻吟。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啰音。胸片主要表现为肺泡、叶间胸膜积液。2~3天病情会明显好转。本患儿为剖宫产,但胸片未见叶间胸膜积液等征象,暂不支持诊断本病。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多见于早产儿,表现为生后不久(多为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青紫及三凹征,听诊双肺呼吸音减低,肺泡有渗出时也可闻及湿啰音。胸片表现为双肺透过度减低,并可见弥漫性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状影,严重病例呈“白肺”。本患儿为足月儿,呼吸困难无明显的加重趋势,胸片也不支持。但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均是诱发NRDS的原因。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并发NRDS。九、治疗及预后
1.治疗
(1)吸出胎粪:本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宫内缺氧、在产房胎头娩出后立即清理口咽部、娩出后在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并吸引等措施均能有效地预防MAS或减轻病情。生后的30分钟内仍然可以通过气管冲洗清除残留在气道内的胎粪。
(2)一般治疗:保持中性温度,吸经湿化的氧气,纠正酸中毒,病初适当控制液体入量(60~80ml/kg),以免加重肺和脑水肿,营养支持(鼻饲或静脉营养)。
(3)氧疗:根据血气分析、胸片,合理选用吸氧方式使PaO2及PaCO2维持正常。
(4)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以提高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量,注意监测血糖;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注意监测血压。
(5)对症治疗:营养脑细胞;注意观察有无惊厥及脑水肿出现,及时处理。
(6)抗感染:根据羊水或气管内分泌物培养选择抗生素,一般选用针对常见革兰阴性细菌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等。
2.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预后
(1)加强对患儿肺功能密切随访:由于较长时间的吸氧、机械通气和胎粪吸入造成的炎症,重度MAS患儿容易出现慢性肺部疾病,影响肺功能。如果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患儿需要较长期的综合管理,如需要家庭用氧、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治疗哮喘、降低肺动脉压和保护右心功能等。
(2)注意HIE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观察患儿运动、智力等发育情况,若出现发育落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小
结
一、要点
1.新生儿病史询问及查体要点。
2.新生儿窒息及相关并发症。
3.新生儿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4.MA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5.HIE的临床特点及分度诊断。
6.HIE、MAS的治疗及随访。
二、英文词汇
1.Asphyxiaofnewborn新生儿窒息
2.Meconiumaspirationsyndrome(MAS)胎粪吸入综合征
3.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4.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ofthenewborn(PPHN)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思考题:
1.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有哪些?
2.新生儿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最少3个疾病)。
作者:成丽琴
文字整理:黄姝伦
视频剪辑:秦京京
编辑:韵文萍
校对:华文轩
审核:兰学立
往期精彩:
精品课程(51)
壶腹部癌的诊治及术后处理
精品课程(50)
喘憋背后的隐情
精品课程(49)
叙事医学,让技术更加温暖
精品课程(48)
小腿骨折,手术后就安全了吗?
精品课程(47)
异常子宫出血
精品课程(46)
发热病例分享
精品课程(45)
全科带教中如何培养学员的科研能力
精品课程(44)
快捉住这只到处躲藏的"狼"!
精品课程(43)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与治疗
精品课程(42)
浅谈床边临床教学
精品课程(41)
突如其来的胸痛,出人意料的结局。
精品课程(40)
胸腔积液病例分享
精品课程(39)
如何做好生产实习管理
精品课程(38)
浅谈晕厥的临床诊断思维
精品课程(37)
全科思维训练
精品课程(36)
临床思维的教学难点探讨
精品课程(35)解密从思维到临床思维精品课程(34)
雨课堂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精品课程(33)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解读精品课程(32)
多学科视角审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精品课程(31)
张女士的烦恼——发热伴寒战2天精品课程(30)
骨关节炎精品课程(29)
临床反思精品课程(28)
水肿的诊断思路精品课程(27)
血钾异常的临床思维
精品课程(26)
酸碱失衡的鉴别诊断
精品课程(25)LAP在全科医生应诊能力中的应用精品课程(24)
MDD跨界修炼——基于疑难病例的思考精品课程(23)
发热背后的免疫故事
精品课程(22)
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药敏报告单的解读
精品课程(21)让心灵深呼吸——情绪与压力管理精品课程(20)
病理生理十大公式的临床应用精品课程(19)
急诊胸痛的考虑与处理精品课程(18)
胸痛的实验室检查精品课程(17)
超声心动图与急性胸痛精品课程(16)
胸痛的影像学评价精品课程(15)
胸部X线解读临床思维精品课程(14)
胸痛的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精品课程(13)
临床教学方法(下)精品课程(12)
临床教学方法(上)精品课程(11)
临床医生的问诊胜任力精品课程(10)
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基础精品课程(9)
临床医生与临床教学精品课程(8)
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心内科评估精品课程(7)
肺功能检查精品课程(6)
呼吸困难影像学诊断策略精品课程(5)
低氧血症的诊断思路精品课程(4)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多学科合作的思考精品课程(3)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下)精品课程(2)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中)精品课程(1)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上)
Copyright?医学苑
转载事宜请留言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本平台所使用的视频、语音、图片及音乐等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欢迎大家后台回复参与讨论!
互动方式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