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组名为《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的文案刷遍朋友圈,引起网络上轩然大波。
这组十六张gif动图构成的文案字字戳心,精准把握了生活痛点,配上麻木刻板般的配图风格,营造出极度压抑的阅读体验。
平心而论,文案本身水准极高,运用了对比、双关、谐音等技巧,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此文案的只适合屌丝阶层内部自嘲,不适合不同阶级之间的调侃。就像在学生时代,每个学生都变着法吐槽自己的母校,却不允许外人说自己母校不好。
同时,此文案隐含了这样一种逻辑:你很穷——别人不会原谅你的穷——赶紧来理财吧,理完财别人就会原谅你了。
这两层逻辑也有问题。一是宣扬一元价值观,好像金钱就能决定一切;二是漠视投资者适当性,丝毫没有投资的风险提示,貌似只要买了基金产品就能暴富,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
1.炸锅之后,支付宝当即甩锅。
2.基金公司岂愿背负骂名,当即开脱。
3.阿里集团内部协商一致,决定让蚂蚁财富背锅。
顺便给民众普及了法律概念,强调蚂蚁财富与支付宝是两个独立法人、两个独立品牌。
阿里作为熟知“实质重于形式”基本准则的金融机构,无异于挑逗了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营销图片下方写着斗大的“上支付宝搜索XX基金财富号”,可没有写“上蚂蚁财富搜索XX基金财富号”;蚂蚁财富可以直接用支付宝账号密码登陆,支付宝里面也可以直接用蚂蚁财富买基金的哦。
在互联网巨头中一直延续着“基因理论”:阿里重战略,腾讯重产品,百度重技术。
阿里纵观全局,行业布局颇有前瞻性;腾讯精心打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