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在最近六个月里,密集投资了10家公司,从滴滴出行到百盛中国,覆盖了餐饮O2O、交通出行、影视、私募基金数据、生物识别技术等领域。事实上,蚂蚁金服自正式成立以来,其投融资活动即非常活跃。
据统计,截至年9月26日,蚂蚁金服共进行了30起对外投资,其中有1项仍在等待监管部门审批。据不完全统计,其投资金额总计.7亿元人民币(33.9亿美元)以上。这30起投资不仅覆盖了银行、股票、证券、保险、基金、消费金融等金融类项目,还涉及餐饮、媒体、影视等非金融类项目。
目前,蚂蚁金服是中国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它被誉为是下一个BAT级别的巨头。年7月,蚂蚁金服完成了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估值达亿美元。而仅在八个月后,蚂蚁金服进行了45亿美元的B轮融资,其估值上涨三分之一,高达亿美元。
金融行业是一个服务型行业,它不像诸多其他行业需要提供一种核心服务就可以做大规模,金融需要生态支持。蚂蚁金服自独立以来,便积极通过投资、并购来构建其金融服务生态,而不是像BAT那样等到成熟之后再去投资,这一点是蚂蚁金服更为特殊,也更为主动之处。蚂蚁金服的投资布局,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了这家公司的未来。
从颠覆到合作
蚂蚁金服起步于年成立的支付宝,当时的支付宝只是一个担保交易工具。当资金沉淀在担保交易中,能否产生利息成为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