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劳宫穴
外劳宫,经外奇穴名,出自《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别名叉气、项强、落零五、落枕。
位置: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中。
定位: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中。
功能:舒筋活络,和中理气。
主治:手背红肿,手指麻木,五指不能屈伸,落枕及颈椎综合征,腹泻,便溏,消化不良,小儿急、慢惊风,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等。现在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落枕、颈椎病、中风手指麻木屈伸不利等。
针刺:直刺0.5~0.8寸,针感局部痠胀,有时麻及指端。
艾灸: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配伍:配养老、阿是穴治落枕;配新设、颈部夹脊穴治颈椎病;配足三里治小儿消化不良;配外关、后溪治手指麻木;配风池、太阳治头痛;配阳白、夹承浆、四白治三叉神经痛;配中渚治急性腰扭伤。
文献:《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外劳宫,奇穴。手背中央。针二至三分,灸三壮。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亦治手背红肿发痛。”
个人
公众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