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绿色疗法之小儿捏脊

小儿捏脊早在晋朝就有记载,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称之为“拈脊骨皮法”,是这样描述的:“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现代研究认为,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小儿捏脊疗法是推拿治疗中的一种手法,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达到疏经通络,调和气血,调整阴阳,恢复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捏脊疗法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防治多种疾病的妙法。除了日常保健,还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疳积、失眠、感冒、发烧、夜啼、遗尿、多汗症等。

小儿捏脊

操作手法

01准备工作:剪短手指甲,保持双手及环境温暖,让孩子趴于床沿,露出背部皮肤。

02部位操作:双手捏起脊背部皮肤,沿脊柱方向从龟尾(尾骨端)捏向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03推法操作:用双手的食指第二、三节的背侧紧贴着小儿背部的皮肤,自下而上均匀地向前推。

04捏法操作:在推法的基础上,双手拇指与食指合作,将小儿脊背部的皮肤捏拿起来.

05捻法操作:用双手的食指第2、3节的背紧贴着小儿背部的皮肤,自下而上均匀地向前捻动。

06放法操作:是上述推、捏、捻3个手法综合动作之后,随着捏拿部位的向前推进、随捏随放,使小儿皮肤恢复到自然状态。

07提法操作: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小儿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向后上方用力提位一下,加强对背俞穴的刺激。

以上推、捏、捻、放、提等手法,从长强穴至大椎穴连续操作6次。每天上午或晚上做1次,连续6天为1疗程。宜在空腹或进食1小时后进行。

哪些孩子不适宜捏脊

1.背部有疖肿、外伤或有某些严重的皮肤病,背部皮肤破损;

2.患儿严重心脏病,操作时由于小儿哭闹,可能加重病情的;

3.患儿出血性疾病或有全身出血倾向的;

4.正患有某些急性热性病。

高密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高密市妇幼保健院免费“两癌”筛查预告时间:年4月8日地点: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王吴社区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zd/5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