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腹痛是指胃以下腹部、脐周发生的疼痛,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01

小儿腹痛随年龄大小而有不同的表现

1.新生儿机体反应差,虽有严重的腹内脏器病变,但往往不表现腹痛,而仅出现顽固性腹胀和频繁的呕吐。

2.婴幼儿多无自述腹痛能力,更不能确切陈述腹痛的性质、部位及其演变过程,仅以其表现可被家长及医生理解为腹痛,如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哭吵,两下肢蜷曲,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拒食甚或精神萎靡。

3.年长儿腹痛时常哭闹或转辗不安,双下肢向腹部屈曲,并以手护腹部,而对腹痛性质、经过常常描述不确切,定位能力差。

02

腹痛的病因有哪些呢

1、从年龄看腹痛

不同年龄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对于3岁以下尤其小婴儿而言,其语言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仅用哭吵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好向医生介绍便于诊断。这一阶段多见肠套叠、小婴儿肠绞痛、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

1)肠套叠 对于婴幼儿尤其2岁以下的阵发性的哭闹,不容易安慰,可伴呕吐以及排暗红色或者果酱色大便,可能是肠套叠。

2)婴儿肠绞痛 表现为健康婴儿难以安抚的烦躁或哭闹行为,每天出现3小时以上,每天持续≥3天,并持续3周以上,通常于2周龄发作,6-7周为发作高峰,3-4月龄自行消失,原因不清楚。

3)嵌顿疝 在婴幼儿中也能见到,一般这样的小儿有疝气的病史,一定要告诉医生,家长还当注意疝皮肤的颜色改变。

4)婴儿肠胀气 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腹部膨胀,两拳紧捏,两腿间及腹部蜷曲。多见于一岁内的小婴儿,因过食奶类、糖类或吞入了大量气体产生腹胀而导致腹痛。这一阶段的孩子在护理上,尽量少让婴儿空吸奶嘴,不要在配方奶粉中加糖,对莫名医院。此外小儿夜啼,一到夜晚就不睡觉而哭吵,反复发作,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内脏神经发育未成熟有关的。

2、从疼痛特点看腹痛:

 1)急性腹痛—不能耐受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便血,面色苍白,意识改变,可能是急腹症如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过敏性紫癜、胃肠的扭转、胰腺炎等。这时候就不要轻易使用镇痛药,而且加重病情使之恶化。也不要热敷和揉腹部了,应当立即禁食禁水。

 2)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多呈隐痛能忍受,可伴随植物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多见于再发性腹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铅中毒、镰状细胞性贫血、腹型偏头痛、腹型癫痫、肠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对于功能性病变如肠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样的儿童应当养成按时排便和规律进食的习惯。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所以对那些原来有慢性腹痛的孩子,如果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的话,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3)再发性腹痛—疼痛是痉挛性或绞痛性的,多在脐周,也可在腹部其它部位;可每日、每周、每月发作,或数月发作一次,可自行缓解;常于空腹或进餐时突然加重。再发性腹痛90%是功能性的,与生长过快导致的钙缺乏、植物神经失调,内脏感觉高度敏感,胃肠动力功能失调,心理因素如突然受打击、焦虑、忧郁症、学校恐怖症等有关。

3、其他可能导致腹痛的原因

1)如果腹痛是在食用牛奶、蛋类、鱼虾等食物后发生,一般为过敏性腹痛,只要停止给小儿食用这类食物,腹痛就会好转。避免暴饮暴食,或者过食冷饮,也可减少小儿腹痛。

 2)有一种腹型癫痫引起的腹痛,会突然发作,突然自愈。腹痛消失后,小儿精神及体力上均无异常。这种类型的腹痛,医院做脑电图才能确诊。

3)对于新换种类或者刚开始喝的奶制品,有可能发生过敏,常表现腹痛后发生腹泻。这样的话,家长就应当换回原来牌子的奶制品,或者用少过敏的奶制品。一般而言孩子不要时常更换奶制品的品牌,一来孩子可能会因为口味不适应而导致不喝奶,二来有可能发生过敏。

总之,小儿腹痛可能会有多种病因导致,对小儿健康威胁很大,如处理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凡小儿腹痛明显且不医院就诊。

临床上经常遇到因腹痛而拿着腹部彩超检查结果前来就诊的小儿,彩超结果常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很多家长因为这个而给孩子长期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却不知反复使用抗生素会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减低自身免疫,导致淋巴免疫的激惹使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促使肠淋巴结增生,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食滞积热,阻滞肠道,热毒蕴结,郁而发病。调理以健脾和胃,宽肠化滞,理气止痛为主。

01

病因病机

1、寒凝肚痛:护理不当,气候突变,小儿腹部感受风寒,寒凝经络,不通则痛。

2.脾胃虚寒: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脾虚,脾阳不振,寒湿留滞胃肠,气血不足以温养而致腹痛。

3.蛔虫感染:感染蛔虫,虫多扭结成团,气机阻滞而致腹痛。

02

临床变现

1.寒痛:受凉或饮食生冷后发生腹痛,哭闹不宁,得寒痛甚,得热痛减,腹痛拒按,伴大便清稀、小便清长,手足欠温,面色青白;舌苔薄白,指纹色红。

2.伤食痛:腹胀腹痛,疼痛拒按,伴暖腐吞酸,手足心热,食欲不振,排气多,大便量多、酸臭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数,指纹紫而滞。

3.虚寒腹痛: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懒言,不思饮食,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脉细弱。

4.虫痛:腹痛突然发作,以脐周为甚,时作时止。或喜食异物,夜间磨牙。有时可在腹部摸到蠕动的块状物,时隐时现;面部有虫斑(红斑而中间色白),巩膜有蓝点或蓝斑,唇内有白色粟粒状颗粒。有便虫病史,夜间观察肛门有蛔虫爬出。甚者,蛔虫窜到胆道,剧痛如钻顶,时作时止,伴有呕吐。

03

处方配穴

1、寒痛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补脾经,揉外劳官,推三关,揉一窝风,摩腹(补法),拿肚角,揉足三里。

2.伤食痛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补脾经,运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泻法),揉足三里、揉上巨虚,揉天枢,清大肠,分腹阴阳,拿肚角,揉一窝风。

3.虚寒腹痛

治法:温补脾肾,理气止痛。

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官,揉中脘,揉足三里,揉一窝风,摩腹(补法),揉脐,捏脊。

4.虫痛

治法:温中行气,安蛆止痛。

揉一窝风,推三关,顺运内八卦,揉外劳官,摩腹(泻法),揉脐,拿肚角,按脾腧,按胃腧,按足三里,按揉肝腧、胆腧或背部压痛点。

现将其中几种常用的推拿手法介绍一下:

补脾经

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

操作时,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蘸食用淀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次,单方向直推;

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外劳宫

手背中,与内劳宫相对,手背第3掌骨的1/2处。

补阳气,止腹痛或关节寒痛,收敛阴水。

顺时针揉3~5分钟。

摩腹五分钟

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一般选择顺时针方向,约按摩5分钟。

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手不宜过凉,应温暖。

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肚角

位于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

用拇、食、中三指相对用力拿住肚脐两旁腹肌并作对称揉拿。

次数:约3-5次。

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旁开1横指处。

用拇指端相对用力按揉双侧足三里。

每侧每穴约按揉次。

捏脊

后背正中线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

以拇指与食中两指呈对称着力,自龟尾开始,双手一紧一松交替向上挤捏推进至大椎穴处。

5-7遍。

热心推荐

肖姥姥炎舒贴散结型

:大黄,黄芩,苦参等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散结,止痛。

:肝,胆,胃,大肠,肺,肾,膀胱经。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急性乳腺炎,带状疱疹,急性咽喉炎,口舌生疮,溃疡,唇炎,肠系膜淋巴炎等一切炎症,湿毒,湿热等。

1将专用药液湿润药芯

2将药芯对准涌泉穴贴敷,重者加扁桃体穴或天突穴,淋巴结肿大贴阿是穴一天一次,重者一天2次。

3揭下外层保护膜,每贴持续12小时以上。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合作/交流/投稿/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zd/5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