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而不臭的屁是光荣的,
半响的屁是可忍受的,
轻轻地微放是可怕的,
无声的屁是让人致命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
说到“屁”这个字眼,人们大多觉得尴尬,一阵异响、一股异味,暴露在他人面前,真的有点丢脸呢。
因为尴尬、因为害羞、因为逃避,所有关于“屁”的严重问题,都被大家忽略了。
比如,你一定不知道:一个人平均一天放屁可以高达14次,但自己浑然不觉。
屁的成分含有甲烷和硫化氢,可以燃烧哦~
年,德国一家农场由于通风不良,牛棚中积累了90头奶牛每天放的屁,偶然的静电反应竟然发生了爆炸。
爆炸损坏了牛棚屋顶,有数头奶牛也在爆炸中受伤!!哎哟妈呀……损失惨重呢~~
虽然放屁让人尴尬,但千万不能轻易放过它。
健康的晴雨表,厉害了我的“屁”~~~
屁的气味、响度、气体量可与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也能反映出消化道的健康状况。
俗话说:“臭屁不响,响屁不臭。”这种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屁”的类型多种多样:
1
“臭屁不响”
屁有两种情况:
一是大便稀溏,放出的屁为屎臭味,直至大便排出后便中止。
从这一点来看,“屁是屎头”是有道理的。
二是屁的臭味如臭鸡蛋一样,这是由于进食过多蛋白质类食物,如豆制品、肉类、奶制品等造成的。
此时的屁主要由肠道菌群产生,量小、音低,但味道浓郁,让人“窒息”。
2
“响屁不臭”
响屁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因为人在无意识中吞咽空气进入体内产生。
二是吃了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面食等。
此时的屁量大、音高,然而味道不重,宛如低音炮爆音~~
放响屁是直肠和肛门健康有力的证明,尽管在公众场合比较影响大众,但经过数年的科学临床证明:放响屁要比放臭屁好。因为放臭屁表示肠内已受到严重污染,而且直肠已有衰弱的现象。
其实,响屁只要“气沉丹田”,将气体缓缓排出也可以转换成为无声屁,就不会特别干扰他人,当然,这要控制得当才行。
3
“屁多屁少”
如果长时间不放屁,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新生儿不放屁,要检查是否为无肛症或肛门发育不全。
成人没有屁放,腹部发胀如鼓,说明腹部胀气,这就要考虑肛门直肠是否有毛病,如炎症、肿瘤、便秘、痔疮等。
患有肠套叠、肠扭转、肠梗阻的病人无屁,是因为屁被肠子堵住了。
但如果放屁过多,甭管事量多还是次数多,若排除吃多了淀粉类食物,那就可能是肠胃感染病菌的信号,要及时就医。
一般来说,健康人消化道内有毫升的气体,而形成屁排出体外的量,成年男性是每天-毫升,浮动范围相当大。
这是因为不同人的饮食种类不同,难以消化的薯类和豆类会使废气量增加2-10倍。
为了维护我们肠道的健康,我们要注意:
首先
应改善饮食!
习惯于摄入过多动物蛋白和脂肪的人,可以增加根菜类、薯类、海藻类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或者干脆补充一些膳食纤维粉(链接),帮助改善肠内的细菌环境。
当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增加时,废气便易于排出,减轻胃肠道负担。
其次
注意摄取食物的量!
一日三餐中,尽量在早餐和午餐时摄取较多食物,而在胃肠的功能较弱的夜晚,要注意减少食物的量。
最后
要缓解心理压力!
压力会加剧应激反应,不利于肠道微环境稳态的构建。
所以,要尽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减轻压力。
屁大点事也重要,千万别把屁事不当回事儿,重视肠道,才是重视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