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
是我们最最可爱的国宝
黑白黑白软乎乎的身体~
每一只都是我们的心头爱
但是熊猫也只是个普通的生命
它会生病
会离开我们
昨天,上海野生动物园发布公告称,大熊猫“帼帼”发病和她的幼仔“花生”分别于年12月19日、12月23日突发疾病,随后分别于12月26日、31日因救治无效死亡。
“帼帼”的最后救治时刻
“花生”的最后救治时刻
令人费解的是,
为什么12月就去世的熊猫,
到了1月19日才发出公告?
据网友称
这已经不是上海第一次养死熊猫了!
在10年不到的时间里,养死了五只“国宝”
从年到年就死了四只!!而且都是病死的!
平均起来是每两年不到就养死一只!
▼
biubiu-AU:养死4只熊猫、四次全部瞒报、死因多是感染,这样的单位有脸当基地?这次没有问责,倒要看看哪天来办你
点点我是阡陌啊:痛心,并且质疑上野是否有饲养孕育小国宝的能力,他们的家在四川,别你大爷的瞎挪了
yunnie:上野真的是作大死祝你早日破产我有几百句妈卖批我真的讲出来了
feifei_YRYH:你们会不得好死的,死了一只又一只,你们凭什么养国宝??帼帼的孩子安安被你们害死了,现在连帼帼和他的小女儿也被你们害死了,你们睡的安宁吗,不怕不得善终吗!
看看这些年来上海野生动物园养死的熊猫
▼
国庆
雄性,年8月18日,生于四川卧龙,母亲永巴,年死于上野,享年8岁,死因不明。
安安
雄性,年7月6日,生于雅安碧峰峡,母亲帼帼,年1月16日死于上野,享年三岁。
云汇
雌性,年7月7日,生于雅安碧峰峡,年年初死于上海野生动物园。上野当初想秘而不宣,然而纸包不住火,消息从国外传回国内,这个消息传播路线,也是分外妖娆。中心称死因不明。
而这次又是可怜的“花生”“帼帼”母子!
“花生”来到这个世界不过才天而已啊!
当时热热闹闹的庆生公告
▼
第一次走路
▼
第一次爬山坡
▼
刚刚见到这个新奇的世界
▼
这个本应该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宝宝
却没能熬到年
在年的最后一天
离开了这个对它来说还是“崭新”的世界
两个鲜活的生命就用冷冰冰的声明了结?!
▼
年12月19日,大熊猫“帼帼”发病,12月23日“帼帼”幼仔“花生”发病。大熊猫发病后,上海野生动物园第一时间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沟通,中心派出两名兽医和一名饲养员以及3名长驻上海野生动物园的饲养人员及本园兽医、饲养人员参与大熊猫的诊断、救治。期间双方高度重视,并邀请医院及上海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等相关单位专家共同努力,全力救治两只大熊猫。但遗憾的是终因病情危重,“帼帼”和花生”分别于12月26日、31日因救治无效死亡。
大熊猫“帼帼”,今年21岁,19日发病,先后出现发热、排肠粘液、呕吐、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19日起进行隔离治疗,22日晚上开始出现抽搐症状,病情逐渐加重。其间,采集粪便、尿液、血液等样品进行一系列检测,以及B超、CT检查,B超、CT检查发现胰腺肿大,血检发现血淀粉酶升高(-U/L)、白细胞升高、电解质紊乱,其余未见明显异常,也未检测出已知致病性病毒及病原微生物。根据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根据临床症状,采取抗感染、减少胰腺外分泌、抗病毒、保护胃肠粘膜、维持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为主的治疗方案。虽经上海野生动物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及上海相关医疗研究单位专家全力抢救,大熊猫“帼帼”于12月26日上午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临床及化验室检查、死后剖检及年1月17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死因为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大熊猫“花生”(帼帼幼仔),雌性,日龄,发病时体重10公斤。因母亲“帼帼”生病,为防交叉感染,自19日起将“花生”取出进行人工乳饲喂。12月23日下午6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排肠粘液、呕吐、轻微腹痛等症状,上海野生动物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相关专家与上海医院相关专家、上海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专家会诊,联合制定了治疗方案,12月29日,经CT诊断发现“花生”严重肠扭转并导致大面积肠坏死,紧急进行开腹手术,切除80余厘米坏死肠管,并采集经配血成功后的其他大熊猫血液给“花生”输血,但遗憾的是“花生”还是于12月31日中午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临床及化验室检查、死后剖检及年1月17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死因为肠扭转导致大面积肠坏死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上海野生动物园对于两只大熊猫的死亡感到非常痛心,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已采集相关样品送上海、长春、四川的科研院所,进一步探索大熊猫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疾病。
上海野生动物园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年1月18日
以上消息令我们不禁感到痛苦及无比愤恨:上海野生动物园到底是在怎样对待我们的国宝?
与同情心同时爆发的是疑问,
网友们提出了多种质疑:
▼
1、为什么迁延这么久才通报?
园方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要对“帼帼”和“花生”发病的前因后果进行梳理;
另一方面,两只大熊猫的实验室病理结果由四川、长春、上海等地科研院所共同于17日才形成报告,为科学严谨处理此事,故19日才发布相关信息。
2、有网友指出,花生生病期间还被拿出来展出?
上海野生动物园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帼帼’和‘花生’突发的分别是两种不同疾病,‘帼帼’是急性胰腺炎,花生’是严重肠扭转并导致大面积肠坏死,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巧地是,‘帼帼’和‘花生’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发病。”为防止与母亲“帼帼”交叉感染,12月19日起,“花生”转为了人工乳饲喂。
工作人员表示,具体发病原因是否与吃错东西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基本确认的是,两者的死亡并没有直接关系。
3、熊猫母女的病有多严重?为什么治不好?
饲养员:肠扭转为熊猫幼崽常见病,治愈率低
上海野生动物园熊猫饲养员闵迎国说,目前,疾病是熊猫最大的天敌。
大熊猫肠道系统极为复杂,肠扭转是大熊猫幼崽的常见病,常发于4-6个月,严重的肠扭转治愈率很低。此次“花生”被确诊肠扭转后,紧急进行开腹手术,切除80余厘米坏死肠管,遗憾的是还未被救回来。
最后让我们再看一眼这对可怜的母子
刚学会走路的“花生”
幸福的母子俩
在妈妈怀里睡着的“花生”
愿天堂没有病痛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上野,你真的关爱过我们的国宝吗?
不能给它们安全的港湾
就让它们回到家乡吧
我们自己会照顾好它们!
来源:成都生活君、网络(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