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知多少

更多精彩,   小儿腹痛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它不仅是儿科消化道疾病的重要信号,也是许多腹外疾病的一种表现。大多数腹痛可以自然缓解,约有10%属局部器质性病变,为外科急腹症,需早期诊断、紧急处理或手术治疗,若误诊、漏诊延误手术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儿科门诊几乎每天都会有因为腹痛来看病的孩子,其中有很多哭闹的小婴儿,也不乏已经上学的大孩子,家长很是心急,又搞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隔三差五的肚子痛。要知道,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

小儿腹痛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腹腔脏器急、慢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慢性胃炎、肠炎、膀胱炎等。

2.腹部脏器溃疡、穿孔: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

3.腹腔脏器阻塞或扩张:急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嵌顿、肠套叠等。

4.腹腔脏器扭转急性:胃扭转、大网膜扭转、肠扭转、睾丸蒂扭转等。

5.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6.胸腔疾病:急性心包炎、心绞痛、大叶性肺炎等。

其他:急性铅中毒、血卟啉病、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饮食不洁、受凉、消化不良等也可引起腹痛。

还有约5%-10%属于非特异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身心疾病,呈发作性,持续一段时间可自行缓解;这种疼痛一般不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部位不定,以上腹部或脐周多见;临床或实验室检查往往没有阳性发现。病因不明确,可能与情绪因素、过度焦虑有关,可表现为学校恐怖症、儿童抑郁症、进食障碍、儿童癔症等。

下面我们就临床比较常见的腹痛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1、急性阑尾炎:

  腹痛特点:开始时孩子感觉上腹部(胃区)疼痛或肚脐周围疼痛,数小时后才转为右下腹部疼痛。用手按小儿右下腹时会加剧孩子的哭闹,孩子还常伴有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然后出现发热,体温可升高达38.5℃以上。腹痛一般不太剧烈,但孩子常常蜷曲着右腿卧床或弯着腰走路,如果孩子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疼痛的话,他的哭闹也与平时不一样,会蜷缩着身体,并且出冷汗。哭闹如果超过数小时以上,家长应怀疑是否有患阑尾炎的可能。伴随症状:小儿各年龄均可以患急性阑尾炎,而且比较常见。除了腹痛,还会伴有以下症状:恶心、呕吐:大多数孩子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发热:大多数患儿在腹痛出现后不久开始发热,也有表现为哭闹与发烧同时出现。怕揉肚子:患儿怕家长或医生用力按压右下腹,该处腹壁肌肉发紧,孩子拒绝大人揉按腹部。也有些患儿症状不典型,如有的患儿一开始就腹泻,很像肠炎。所以,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医院。特别提醒下由于急性阑尾炎常伴有发热,所以腹痛不典型的患儿易被家长甚至大夫误认为是感冒、腹泻,应该引起注意,仔细观察。

2、嵌顿疝性腹痛:

  特点:孩子阵发性哭闹、腹痛、腹胀和呕吐,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时腹股沟内侧出现一肿胀物,或仅表现为一侧阴囊增大。经医生治疗后,这种情况还可能反复发生。腹痛原因可能由于小儿哭泣、咳嗽、大笑、打喷嚏、用力(比如解大便时)等原因引起腹压增加,从而使肠管进入腹股沟或阴囊进而造成腹痛。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脐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很少,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而造成腹痛。有这些症状医院治疗。

3、细菌性痢疾腹痛:

  以夏秋两季多发,主要是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细菌感染。特点:常起病急,可先有发热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但腹胀不明显。病儿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乏力。呕吐频繁,可短期禁食,医生可能给孩子静脉补液及对症处理,视病情可喂孩子少油腻的流质。(附带说下慢性菌痢:患儿常有营养不良,故家长更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除避免生、冷、不易消化和油腻的食物外,尽量使患儿在短期内改善营养状况)。

4、过敏性紫癜腹痛:

  特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伴有全身的症状。首先表现为皮肤紫癜,面积大小不等,表面紫红色,多分布于四肢和臀部,以踝、膝关节处明显。在这个基础上出现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腹软。可伴有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大便为黑色或红色。可能是由于肠管内壁出血水肿造成的。也有的小儿还伴有关节肿痛,甚至血尿等情况。本病多以中医中药进行对症治疗,严重的患儿还需激素治疗,但是该病一般预后良好,轻症1周、重症4~8周便可痊愈。患儿应卧床休息,限制进食硬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及海鲜类食物。

5、小儿慢性胃炎腹痛:

  特点:常为反复阵发性腹痛,多无规律,以脐上及脐周痛为主,常同时伴有上腹部压痛、厌食、消瘦、呕吐、返酸等典型表现。大多数病儿有饮食不节、饥饱不均或喜食生冷病史。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最易误诊为胃肠痉挛和蛔虫病,所以临床大夫要注意对有不良饮食习惯、反复发作上腹痛或脐周痛的患儿,应及早做小儿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纤维胃镜对小儿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诊断阳性率比较高,以前认为慢性胃炎小儿不多见,但现在发病率逐渐升高。小儿慢性胃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应以饮食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

6、小儿胃肠生长痛:

  腹痛特点:有些孩子会莫名其妙地发生阵发性腹痛,检查又找不到原因,服用治疗肠痉挛和驱虫的药也无效。其实,这种腹痛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特点为疼痛无一定规律性,疼痛程度也不一致,轻的仅为腹部不舒适感,重则为肠绞痛,孩子疼痛难忍,还可听到亢进的肠鸣音。但这种疼痛可很快缓解,缓解后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及活动即恢复正常。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腹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其次是上腹部。时痛时止,反复发作,腹痛可轻可重,严重时可令孩子持久哭叫、翻滚、肚子稍硬,间歇时整个腹部柔软,可伴有呕吐,吐后精神尚好。像这种腹痛多见于3~12岁儿童。其机理可能是由于孩子生长发育快,机体的血液供给一时间相对不足,肠道在暂时缺血状态下,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也有可能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的不协调,引起肠管平滑肌强烈收缩出现疼痛,该病属于单纯的功能性变化,为非器质性病损,预后较好,多数可自愈。发作时可腹部热敷及口服小儿肠胃康颗粒,严重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口服适量的颠茄酊类药物,则能很快缓解疼痛。

7、习惯性腹痛:

  多数在4岁左右开始,当排除各种可能的急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后,找不到病因的各种反复性腹痛都可能是习惯性腹痛。常发生在早餐或饭后,问孩子哪个部位痛,常指肚脐部,没有发烧或腹泻。疼痛并不很严重,过10~20分钟就好了,好像什么事也没有了。可是第二天孩子又会同样地叫嚷肚子痛,到医院检查,找不到实质性的病变,检查大便也找不到虫卵。可能由于内脏器官过于敏感,把胃肠的蠕动误当作腹痛,也可能是由于小儿便秘所致,有很多孩子在排便后,腹痛便消失了。治疗主要是尽量防止孩子便秘,让孩子多吃些水果、酸牛奶等易消化食物,不宜就餐后马上剧烈运动。

8、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大多数发生在3~10岁,男孩较女孩多见,发病的高峰年龄为7岁以下的儿童。该病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腹痛特点往往先有发热、后有腹痛。腹绞痛的部位可能是弥漫性的,或因发炎的淋巴结位置而有不同,但以右下腹最多见。腹痛部位易变,腹痛强度也易变。发病机制可能是细菌通过胃肠道破裂的肠黏膜进入乳糜管,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增大;由于炎性渗出液刺激,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急发时需专科治疗。

9、腹型荨麻疹:

  腹痛特点:常在皮肤发生风疹瘙痒的同时出现脐周痛,同时伴有腹泻呕吐。常因进食虾鱼、蛋类等具有过敏源的食物有关。像这种腹痛大多发生于过敏体质的孩子中,所以应尽量避免进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出现腹痛则应遵医嘱口服抗过敏药物,腹痛就可缓解。由于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较多,家长们在送孩子就诊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止痛药,否则就会掩盖发病时的症状,影响大夫对病情的观察,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对于如何预防腹痛,建议1.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霉变腐败食物,养成良好规律的饮食习惯。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3.避免自行给孩子服用止疼药,以免掩盖病情。鉴于小儿腹痛病因复杂,所以家长不应以疼痛的轻重程度来推测病情,最好尽早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往期精彩回顾







































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ys/3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