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的全民事业单位,医院委托医院负责管理。来自医院的上海儿科专家,每月定期到厦门看诊,涉及多个学科,如:消化专科、小儿外科(包括泌尿、骨科)、新生儿专科、神经内科、小儿内分泌、生长发育行为(包括语言问题、喂养问题、发育迟缓等)、学习困难、多动症、自闭症等。晨报从本期起推出系列报道,带您感受各领域儿科专家的风采。
名 医 名 片
? 董岿然
医院儿外科特聘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先后于香港中医院和美国JohnsHopkins医院进修小儿外科;擅长各种复杂小儿消化道畸形的手术纠治,尤其对于小儿腹腔镜微创手术有很深的造诣,对小儿各类实体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有系统的研究;曾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肿瘤组委员,现任该学会肝胆组副组长、上海市小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内镜技术规范化应用专家组成员。
切3个铅笔头大小的口子,就可进行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和肠梗阻。日前,医院特聘主任董岿然为16岁漳州少年成功完成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小哲(化名)恢复良好。据悉,腹腔镜微创手术因不需要开大刀、损伤小,在业界被称为“钥匙孔”手术,患者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动。
少年常年腹痛
16岁的小哲一米七几的个子却瘦骨嶙峋,在婴儿时期他就常常吐奶,16年来反复腹痛,家人带他四处求医,都没有好转。一年前,小哲的问题日益严重,进食后腹部疼痛不止,还伴有呕吐,医院被确诊为肠旋转不良并高位肠梗阻。
为彻底解决痛苦,小哲决定做手术,但传统手术方法需要开大刀,有一个15厘米的切口。小哲的志向是参军,不希望身体上有大伤痕。经过多方打听,家人得知上海医院的董岿然教授擅长各种复杂小儿消化道畸形的手术纠治,尤其是小儿腹腔镜微创手术。更让人惊喜的是,董岿然是医院儿外科的特聘主任,每个月都会固定来厦门做手术。随后,小哲一家人从漳州来到医院,等待董岿然来厦。经过两星期的营养输液调理,小哲做好术前准备。
3个小洞帮肠子复位
手术当天,董岿然教授在小哲的肚脐附近开了3个铅笔头大小的口子,将套管和腹腔镜镜头插入腹腔内,把粘连在一起的肠管分解开来,复位旋转不良的肠管,解除肠道的压迫梗阻。
医院儿外科执行主任周维介绍,肠旋转不良因为病理情况复杂,微创手术难度很大。此前,董岿然教授在医院已成功为一名2岁的患者做过手术,但16岁的小哲肠管间粘连时间长,面积大,更加严重,所以手术难度明显增加,耗时也更长,“这么大的孩子做肠旋转不良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全国都属罕见”。目前,小哲恢复良好。
据了解,医院推出上海专家手术日,各领域儿外专家教授定期来厦看诊手术。2月27日上午,上海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董岿然教授将来厦为患儿看诊、手术,市民可拨打热线-咨询、预约。
相关链接上海特约高级专家本月门诊安排●2月24日上午康复科 杨红主任●2月24日下午消化科 黄瑛主任 ●2月25日上午外科 陆毅群主任内科(儿童生长发育、内分泌)陆忠主任 ●2月27日上午外科 董岿然主任
提醒具体专家简介请查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