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床前,他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无影灯下,他们配合医生,传递希望;病人转危为安,他们喜不自禁,甚至热泪盈眶……护士,一个平凡的职业,一个给人予希望的名字。
量体温、计呼吸、测血压,静脉穿刺、肌肉注射,导尿、灌肠、洗胃,内科、外科、妇产科,巡房、值班、加班,不论严寒酷暑、不分白昼黑夜……护士的工作平凡琐碎,虽不为患者时刻惦记,却时刻守护着患者生命。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
万众一心,逆行出征,召之即来。无论是日常医护,抑或面对突发疫情,新会区名护理工作者始终英勇无畏地站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第一线,以柔弱之躯、如磐意志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将南丁格尔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跟随护士们的步伐,一同倾听她们以“天使”之爱为生命护航的故事。
医院主管护师李翠娴
病人的康复和微笑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李翠娴在给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向上滑动阅览
在医院工作了20年的李翠娴,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开心快活人”。“20岁那年,当我穿上护士服,戴上燕子帽穿梭在病房,看见那一个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身影,看见那一双双渴望的眼晴,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种使命感。每天我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在病房不停地穿梭忙碌。当为病人穿刺,一针见血时,我的心里是快活的;当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为其疏通,我的心里是舒畅的;当病人眉头由紧锁变成舒展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愜意的;当看到自己护理的病人康复时,我的心情无比舒畅;当看到病人从入院时的痛不欲生到出院时的神采飞扬,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欣慰。”李翠娴写在她笔记本上的这么一段话,令人不禁为之动容。“人们把护士誉为白衣天使,然而天使的现实却不像称谓那么的美好。”李翠娴笑着说,“护理又苦又累,这话不假,但我热爱护理专业,我以我的职业为荣。”年9月,医院及广州学习吞咽功能障碍评定及康复训练,回院后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在临床开展及指导护士进行吞咽功能障碍的评定及康复训练。“神经内科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后遗症多,常常合并焦虑症,对于他们,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与患者沟通,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疾病的信心。”李翠娴说,一位因脑梗塞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42岁的男患者,在她每天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开解下,终于病愈,从入院时吞糊饮食恢复到普食饮食,从肢体无力恢复到生活完全自理,“患者及家属出院时的喜悦之情,我至今还历历在目。”长期在一线工作,病房里总有遇到一些被内科慢性病折磨多年的老病号。其中一位50岁的老病号是当地五保户,脑膜炎后遗症,诊断为脑梗死,右下肢脉管炎。先天缺陷和自理能力缺失,他总是脏兮兮的,但她始终没有丝毫嫌弃。“我的一举一动,这位老病号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一直亲昵的称我是他的‘妹妹’。”今年初,老病号病情恶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性格也变得自暴自弃。“但我每次过去,他总能平静下来。我除了给他一些专业的知识的指导,也与他聊家常,分析他的处境……”李翠娴说,自己的工作很平凡,也许得不到鲜花,得不到掌声,但“病人的康复和微笑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古井镇中心卫生院主管护师吴锦芳
只要病人需要,我义不容辞
吴锦芳在给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
向上滑动阅览
从事了20多年的护理工作,古井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长医院先进个人和新会区优秀护理天使。“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但也是对我的更大鞭策。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做为护士长,我知道我还需要做得更多。在我心中,病人只有病情轻重之分,而无贵贱之分。只要病人需要,我义不容辞。”吴锦芳说起外人看来又脏又累的护理工作,她一片坦然。“从事护理工作以来,我始终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座右铭,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务实工作、无私奉献,努力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吴锦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多年前,吴锦芳遇到一位因股骨头骨折住院的老年病人。因家人护理不当长期不清洁口腔,他一张嘴就发出阵阵难闻恶臭,同时因患肢疼痛,长期卧床、裤子久穿不换,远远就闻到尿骚味。吴锦芳并不因此退缩,立即帮病人做好个人护理,耐心向其本人及家属讲解做好个人清洁的重要性,鼓励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出院后,吴锦芳为家属留下电话随叫随到。病人最终痊愈,凭拐杖可以行走。病人家属在《文楼乡音》登报,以示感谢。“这件平凡小事,鞭策我自己要时刻以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及同情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吴锦芳表示,多年来她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行。在急诊室,更显医护人员的奉献与不平凡。吴锦芳说她在半夜里被同事叫醒参与抢救已是常事,也忘记了多少次在寒冬的夜里起床,随便披一件衣服就跟车去抢救病人。最难忘是在年的某天深夜,她随救护车去接病人。道路崎岖,救护车根本无法行进,最后他们只能扛着担架,打着手电筒,背着诊箱,一步一步地走,几经周折才终于在一片蔗林中找到重伤患者。“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上山下海’去救护病人,比如到救护车不能到的崎岖山上接送病人,爬山坡扛病人,我们堪比男医生。”吴锦芳说。年,医院急诊护士长,当年,台风及某较大坍塌事故救援救灾先后发生,她第一时间备足应急抢救物资和器械,组织医疗救助及应急救助,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吴锦芳常驻科室,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发热预检分诊的整改,加大医护隔离防护技术培训,使医护人员和管理隔离防控工作得到落实。睦洲镇中心卫生院主管护师冯仲莲
将青春年华奉献给护理事业
冯仲莲为住院患者采集咽拭子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流过被误解的无奈和委屈的泪水,听过无数次感谢的话。俗语说:护士是降落人间的天使,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们就要用爱心、耐心和温暖护理病人,让他们带着希望来,怀着感动回家。”睦洲镇中心卫生院的护理部主任兼院感办主任冯仲莲动情地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之时,冯仲莲主动申请到最前沿,为住院患者采集咽拭子。采集咽拭子过程只有数秒钟,看似简单,但当患者张开嘴,会产生大量可能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冯仲莲从没有想过要退缩。医院的住院病人中有很多是老年人,为了精准而迅速地完成工作,避免让病人遭到二次痛苦,冯仲莲经常反复练习。经过勤学苦练,冯仲莲已是熟能生巧,“我让老年患者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头向后仰,张口并要说‘啊’,马上将一根长长的棉签插入咽喉部,直到与鼻咽后壁接触,轻轻旋转,停留几秒吸附分泌物,再慢慢移出拭子,放进写有姓名及编号的采样管中。”医院冲锋陷阵,在乡镇重要的路口,冯仲莲肩挑重担,带头筑牢“防疫”站线。今年年初,冯仲莲被任命为睦洲高速出入口、黄布省道防疫点组长,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我要负责统一调派医务人员进驻睦洲高速出入口、黄布省道防疫点,对往来车辆人员体温测量,询问来源地及接触史;指挥抗疫后勤物资调拔,强化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等。”在冯仲莲一丝不苟的管理下,防联控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贡献。医院护理部主任,为了抓好护理团队管理,冯仲莲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对护士考核内容及细则要求,定期抽查考核护士工作质量,组织护士业务学习,抓好护士基本功训练和急救技能操作,不断提高护士应急、抢救能力。上个月,有位入院患者同时患有受压区Ⅳ期褥疮、坠积性肺炎、帕金森病等多种病症,这对护理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一医院少见的病例,我对主管护士进行护理教学,指导做好入院健康宣教,压疮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冯仲莲说,经过严格的护理,病人恢复达到了预期目标。冯仲莲认为,护理工作学无止境,无论什么时候,护士都要在学习的路上。每周,冯仲莲都带队开展护理教学查房,针对护理难点进行指导,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让患者从中得到更优质的护理。大泽镇卫生院主管护师张海容
每天以微笑投入工作,就会收获满满
张海容给患者做检查
向上滑动阅览
“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只有你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对于护理工作,大泽镇卫生院主管护师张海容坚定地认为。在一线奋战多年,目睹一个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身影和一双双渴望生命的眼睛,张海容深深地感觉到护士肩上的责任重大。“护士要把病人当作亲人真的是很难,但如果把病人当成朋友,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这一点,只要用心是很容易做到的。”张海容认为,护士是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桥梁,病人住院时,大部分的体验是通过与护士的沟通建立的。而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最重要的就是微笑。“笑脸会人让感觉亲切,缓解病人紧张焦躁的情绪。只要护士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会收获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张海容说。记得一年冬天,一位80多岁老人因慢性支气管炎前来住院。因为患者的血管比较难找,两个年轻的护士先后进行静脉穿刺都不成功。患者和家属有些生气,情绪激动地冲着护士说:“再打一针不成功,马上办出院!”作为资深护士,张海容主动上前,一边到病床安抚患者的情绪,一边慢慢找血管,但是由于患者年纪较大,加上冬天血管收缩,要想精准地对着血管穿刺,是非常困难的。张海容先是搓热自己的双手,用双手焐热患者的手后开始穿刺。“顶着压力有些紧张,我默默地提醒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越是这样,压力越大。虽然额头在冒汗,手在抖,但我还是面带微笑地和患者聊家常,试图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最后,穿刺还是失败了。”张海容心想,“这下糟了,患者和家属要闹起来,谁知,患者和家属都安慰我说‘没事’。患者还伸出另一只手说,你打这只手吧。我当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当看到患者和家属若无其事的表情,我才确定患者的态度。心情放松之后,穿刺成功了。”待患者安心住院后,张海容时不时去探视、嘘寒问暖,和病人成为了朋友。“微笑”是张海容每天开始工作的第一步。“其实,大部分的护士没有到20岁开始参加工作,除了打针、发药之外,还要进行备皮、导尿、灌肠、擦浴、私处上药等许多的工作。”张海容说,“虽然,我们的工作既平凡又琐碎,但只要每天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就会收获满满。”崖门镇卫生院主管护师梁淑兴
病人更需要一颗温暖有爱的心
梁淑兴在给患者整理床铺
向上滑动阅览
翻开梁淑兴履历,获奖经历丰富:年度被评为镇优秀党员、年度被评为新会区优秀护士、年度被评为新会区侨乡“巾帼建功”称号;多被评为崖门镇、新会区优秀护士……从年至今,梁淑兴在崖门镇卫生院工作34年,其中担任护士长职务32年。护士常常被别人比喻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护士每天都要干许多鲜为人知的“脏活累活”。在临床一线,梁淑兴常常需要护理一些将要走到人生的终点病人。70多的邓伯因“右上臂皮肤癌术后”入院,当时病人右上臂已折肢,伤口严重感染化脓,伤口处流出脓血较多,腐烂恶臭难闻,连家属都不敢接近。“年轻的护士刚接触病人时,透露出了畏难情绪。经过教育和鼓励,护士们每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天给患者的伤口换药。因为病人贫血严重,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曾反映血管难找,我立即协助护士给予静脉穿刺,一边寻找血管,一边安慰病人,最后打上了留置针,解决静脉给药的棘手问题。”梁淑兴说,在她的带领下,护士每天送水、送药、送饭到病人床前,悉心护理和照顾病人,及时解决或减轻病人的痛苦,陪伴病人安详走完生命最后的旅程。在梁淑兴护理的病人中,一位30岁的瘫痪病人给她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位年轻的病人因‘全身瘫痪伴多处褥疮’入院,因病人家属缺乏日常生活的照料,加上生活条件差,病人入院时四肢僵硬,全身弥漫着屎臭味和褥疮伤口腐烂味。经检查发现,病人全身但凡有毛发的地方均有虱子,让人感到震惊。”梁淑兴说,她立即组织人员对病人灭虱、剪头发、刮毛、沐浴更衣,安排舒适的床铺。同时,发动全科护士积极行动起来,每天轮流给病人擦身换衣服,褥疮换药,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出现新的褥疮。为了让病人尽快康复,梁淑兴还指导护士每天对病人肢体功能锻炼。经过精心护理,病人病情好转,全身干净,再无恶臭味。病人出院前,护士们还教会病人家属一些护理方法,以便在家中做好护理工作。尽管护理工作艰辛,但梁淑兴认为,在救治生命的过程中,护士不允许有任何的退缩,因为病人更需要的是一颗温暖有爱的心,“当看到病人露出安心的笑容、溃烂的创面泛出红润的肤色、压疮处出现鲜活的肉芽组织,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沙堆镇卫生院护师林珠连
将心比心,以病人为中心
林珠连在给患者做治疗
向上滑动阅览
从懵懂小护士到护理部主任,沙堆镇卫生院护师林珠连用了10多年时间。“年,我进沙堆镇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至今,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16个年头。从一个懵懂小护士变成护理部主任,这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这漫长的岁月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林珠连说,虽然没有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但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地在护理实践中摸索与总结,提升自己。“初为护士,我什么都不会。”林珠连说,医院岗前培训,她就开始独立值班。第一次独立值班既紧张又害怕,因为她是新人,毫无经验,尤其对婴幼儿的静脉注射更是心中无数,而沙堆卫医院,内外妇儿一应俱全,这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那天晚上,大约是凌晨一点多,我刚查完房,只见一老一少两妇人抱着一个婴儿急急而来,原来小家伙发烧了,还有点儿抽搐。我连忙按章给小孩安排床位、测量体温,并呼叫医生处理。”林珠连说,医生开的医嘱是静脉输液,但当时她很紧张,甚至怀疑自己能否给婴儿静脉输液。虽然心里害怕,但她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孩子只有一岁左右,血管很细,而且哭闹不止。第一针打不上,我心里更紧张了。没有想到,奶奶却劝我不要怕,说给小朋友打针是有困难,但希望你加油。那次,我一共试打了三针,才终于成功。”林珠连笑言,当时她曾想过“死定了,奶奶一定会骂我了”,幸而奶奶非但没恶言相向,反而不停给她加油,这让她终生难忘。“此后,我不断努力提升注射能力,并在年长护师的指导下,终于做到一针见血。直到现在,凡注射难的长者或者婴幼儿,大都由我来完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身为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林珠连,义无反顾地成为“逆行者”,在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利用废弃的X光片和摩托车头盔的挡风玻璃加班加点制作了防护面屏,并主动请缨,报名参加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后备梯队。“疫情面前,责无旁贷。但很可惜,我没能成为一线队员,挺遗憾的。”林珠连憨厚地笑说。“从事护理工作这么多年,让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将心比心,以病人为中心,让他感觉得到你对他的关心”林珠连就是这样不断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努力以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热情地为每一位病人服务。大鳌镇卫生院主管护师陈志敏
急诊科是非常值得历练的地方
陈志敏为患者吸氧
向上滑动阅览
“从踏上护理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怀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倾注全力投入到其中,20多年过去,这份热情没有减退。”对于护理工作,大鳌镇卫生院主管护师陈志敏总结道。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医院每个科室都工作过。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个日日夜夜,陈志敏认为,急诊科是非常值得历练的地方,能让一个护士迅速地成长起来,无论面对哪一个患者,都能想方设法走进他们的内心,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去年,急诊科突然接收了一位自服农药的大婶,患者情绪十分激动,无论家属如何劝导,患者都不配合治疗,护士们十分焦急。要知道,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患者继续对抗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陈志敏专门留心听了患者和家属的对话,发现患者是因与家人发生剧烈的争吵,为了和家人赌气,一气之下服下农药。“我立刻报告医生,并劝家属回避。经过循循善诱,轻声细语开导,患者虽然还有情绪,但愿意配合治疗。”陈志敏和医生立即对患者实施抢救。住院期间,患者仍然情绪低落,陈志敏便带着护士们到病房和患者谈心、开解、安慰、宣教,慢慢地打开患者的心结。最终,患者康复出院,和家人重修旧好。陈志敏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也收获了深厚的友谊。一个寒冷的冬天,急诊电话骤然响起,是一位路人打来。电话里,路人告知有一人倒卧在路边,情况不明。医院出车,准备抢救物品,10分钟后,救护车接回一个醉酒的男子。没有人陪,男子昏迷不醒,满身都是呕吐物,阵阵臭味扑面而来。“经初步诊断,男子是急性酒精中毒。我检查发现,男子全身湿冷,呼吸减慢,唇周发绀,可能是呕吐物堵塞喉咙,出现呼吸障碍。陈志敏立刻将男子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伸手去他的口腔里掏出大量的呕吐物。接着,对男子建立静脉通道、吸氧、保暖、清理病人身上的污物。”陈志敏说,如果不及时处理,病人很容易窒息。经过一系列对症处理,患者症状好转。虽然天寒地冻,汗水已浸湿了陈志敏的衣衫,她还是忙着执行医嘱,观察病情,帮患者转换体位,直到第二天早上。医院看见患者化险为夷,安睡在床上,紧握着陈志敏的手,感激不已。“护理的工作是平凡的、辛苦的,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我们的内心是甜蜜的。”陈志敏认为,她只是众多护理工作者中的一名,因对职业的热爱,让她从中收获了很多快乐与成就感。三江镇卫生院主管护师张秀兰
认真把小问题处理好
便感自身存在的价值
张秀兰正在给儿童做身体检查
向上滑动阅览
“工作至今,我悟出一个致胜法宝——心里要装着家长和孩子。当家长急时,你就身不由己跟着急,当孩子痛时,你能感同身受,就会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三江镇卫生院主管护师张秀兰感慨地说道。张秀兰在基层卫生院从事儿童保健护理工作10多年,虽然没有高超的医术,但她坚定地认为,夯实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认真踏实把孩子的小问题处理好,便感自身存在的价值。“记得有一次,我傍晚下班回家准备做饭,突然,电话响起。一位新生儿的母亲打来电话,着急地说,孩子哭闹得厉害,还吐奶,小肚子鼓得很大。”张秀兰问清楚情况后,根据经验初步判断是新生儿肠胀气。张秀兰立即放下手上的活,在先生陪同下驱车去到产妇家里。当解开新生儿衣服时,张秀兰看到,婴儿的整个肚子胀鼓鼓的,肚皮上的血管清晰可见,肚皮皮肤被撑得很薄。用手指轻轻扣一下,肚皮就像吹胀了的气球,发出响声。“我取出带去的婴儿橡胶吸痰管、生理盐水、石腊油等,利用负压给新生儿进行肛门排气。吸痰管一插入婴儿肛门,肚皮顿时就像泄气的轮胎。我一手固定排气管,一手轻轻按压婴儿上腹部。不一会儿,婴儿肚子里的气体就全部排出,恢复正常。”张秀兰说,为了避免婴儿再次出现胀气,她继续指导产妇哺乳,叮嘱注意婴儿保暖,以免吞入过多空气。看到孩子无恙,产妇感动地握着张秀兰的手连声道谢。张秀兰认为,过硬的理论基础,是做好儿童保健护理工作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儿童身体、心理正常发育的指标。只有牢牢记住这些指标,才能判断是否异常,才能从正常的儿童里筛查出异常儿童,及早干预,为儿童预后争取宝贵的时间。有一次,一个八月龄大的女童来儿童门诊体检,女童当时不会独坐,张秀兰提醒家长,这是一个行为落后的预警,要及早带孩子去保健机构做心理行为测试,看看孩子是否正常。谁知,家长当即对她进行大骂。张秀兰并不生气,她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与讲解,最终引起了家长的信任与重视。第二天,家长带着孩子去新会区保健院就诊,并接受了较长时间的治疗与训练。从那以后,家长对张秀兰更加信任,对她提供的建议依从性也大大提高。因为发现及时,把握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现在,孩子两岁半了,和正常孩子基本一样。新会区结核病防治所护师黄炎琼
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黄炎琼在给患者做雾化吸入治疗
向上滑动阅览
年7月参加工作的黄炎琼,自称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奔忙与不息,平凡与琐碎,但在这13年间,她已从一个初生之犊,成长为新会区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科护师,期间还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护士、新会区优秀护理天使等称号。“每当我轻轻地为病人一针就穿刺上,每当我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危重病人使病人转危为安时,每当我的安慰和解释使病人脸上重现笑容时,每当低年资的护士请求我给予帮助时,我总是感到无比自豪,也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谦逊的黄炎琼,说起十多年的护理生涯,话语间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丝自豪和满足。“某日我值班,发现一位肺结核咯血患者突然出现胸闷、烦躁、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浅快、大汗淋漓,呼吸音消失,并出现抽搐、神志不清,我意识到病人窒息了,立即组织同事协助医生开展抢救。”黄炎琼说,窒息是大咯血时血块堵塞气管所致,解除阻塞是抢救的关键。她立即与同事分工合作,一人将病人抱起,使其头朝下,身与床沿呈45-90度,另一人轻托病人的头部使其背部屈曲,以减少气道的弯曲,其他人协助拍击病人的背部使血块咯出,同时用开口器打开病人紧闭的牙关,用吸痰机吸出其口腔及咽部血液。“看到病人获救,我们才如息重负。虽然抢救时间不长,但我们已经全身湿透了。”黄炎琼说。类似的突发事件,在工作中并不鲜见。黄炎琼回忆说,有个病人曾突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她临危不乱,一边紧急呼叫医生,一边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经过一系列及时处理,患者逐渐恢复了心跳和呼吸。“看着一条生命被自己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那种幸福和自豪实在是言语不能形容。”黄炎琼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技术过硬、仔细认真外,更需要良好的服务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时刻提醒要紧守护理安全的这根红线,避免发生差错。”“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医院领导和病人对黄炎琼工作的肯定,也是她的自我要求。她说,工作难免有不开心和不如意,“但每当看到病人对我们工作投入赞许的目光,看到病人痊愈时温暖的笑容和病人对我们说‘谢谢’时,所有的累、苦和委屈,都根本不算事。”医院护士杨丽华
给病人身与心的人文关怀
杨丽华在给患者喂水
向上滑动阅览
“能成为护士是我命中注定的。小时候发生的一次事故,给我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我曾灰心过,甚至以为一生就这么完了。幸好有医生和护士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给我带来希望,给了我健康成长。他们简直就像是春日的第一缕暖阳,驱散了我人生中的严寒。此后,我就暗自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像小时候带给我希望的医生护士一样,将希望传递下去!”初见医院护士杨丽华,便能感受到她身上洋溢的青春气息。年仅21岁的杨丽华,从事着一线临床护理工作,护理着因各种不同病种而导致的不能自理、身体瘫痪,需通过肌能训练来达到康复需求的病人。“护士,这是一个充满神圣而令我自豪的职业。”入行三年的杨丽华,凭着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对病人的爱心,医院“优秀员工奖”。提及工作,阳光的杨丽华滔滔不绝,她说,康复科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或悲或喜,或感人,或感伤。去年冬天,康复科收治了一位74岁老人。“他是五保户,入院时身穿一件邋遢补丁的帆布牛仔外套,穿着一双破旧凉鞋,手里提着一袋摞满补丁的衣裤和满是水垢的脸盆。”杨丽华说起当日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为老人做完入院宣教,她和同事找来病号服、指甲刀、剃须刀,为老人修剪头发、指甲。“爷爷的头发不知道有多久没洗了,头发里有许多皮屑,头发又长又硬。”杨丽华说,她帮老人理好头发便开始剪指甲。老人的指甲缝里黑黑的,她甚至能想象到细菌在指甲里生长的模样。“替爷爷剪完指甲,便安排他洗澡,帮他吹干头发。换好病号服,看着爷爷经过我们的护理后焕然一新的模样,我禁不住为自己是一名护士而感到骄傲。”后来,得知老人为了省钱而只吃面包时,杨丽华下班后多买了一份饭菜,偷偷放在他床头,并贴上小纸条留言说“不吃就会浪费了”。“第二天,我上班去巡房时,爷爷见到我,便向我微笑点头。我知道,爷爷的笑容里饱含着满满感激之意。”杨丽华自豪地说,护士身处平凡岗位,做的虽是小事,但都能给人带来温暖,带来感动。“护士工作平凡而又伟大,繁琐而又不易。护士不只是给病人做日常治疗,更重要的是懂得关爱、呵护病人,给病人身与心的人文关怀。”杨丽华说,“早上交接时,一声温馨、亲切的问候,能让病人感到温暖;每次换药后,给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每次拔针后,提醒病人压好针眼……这些话虽然简单,但能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相关链接:新会注册护士总数达人截至年底,新会注册护士总数达人,较年增长了5%,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是4.08人,全区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5;基层护理力量不断加强,在镇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数达多人。
新会区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占72%,其中主任护师22人,副主任护师人。新会区护理学会大力探索专科护士培训,全区培养了一批具备专科护士资质的高端人才,如老年专科护、静疗专科护士、手术专科护士、麻醉专科护士、造口伤口专科护士、ICU专科护士、急诊专科护士、助产专科护士、血透专科护士、骨科专科护士、康复专科护士、养老专科护士、糖尿病专科护士、新生儿专科护士,精神专科护士,肿瘤专科护士,皮肤专科护士。
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激发新会区广大护理工作者工作热情,新会区护理学会将于“5·12”国际护士节当天对年新会区优秀护理管理者、杰出护士和优秀护士进行表彰。
来源:江门日报冯瑶君封面图源于新华社作图/徐静运营:江门日报新会站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