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珠峰的垃圾分类与处理经验清流社

珠峰晚霞,摄影:刘康明珠穆朗玛藏人心中的“大地之母”蓝色星球独一无二的地标性所在冰川、山岩、积雪、流云、蓝天……隐藏着多样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现代冰川以及人类迁徙、历史民族、政权冲突、国际交流等诸多信息通过这座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脉主峰我们持续获取着地球丰富而智慧的秘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珠峰绒布寺院,来自网络20世纪50年代人类成功首登珠峰新的攀登路线随之不断开辟神灵的居所开始迎来络绎不绝的探索者而和平、财富与心灵的成长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人们前往喜马拉雅深处瞻仰胜景但这些已有的访问并非珠峰的全部知识与命运曾经属于荒野的地球之巅正面临共通的环境命题。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首登珠峰成功。或许即使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雪山亦非我们想象中的铅尘不染但人类从来主掌着救赎从年到年成都河流研究会秘书长与新华社资深记者通过数年的亲身观察和参与带来这篇特别报道让我们将视野放高放远将会看到无论是天府之国水源地还是地球之巅最高峰那些共同的议题与行动正折射着人类之力如何守护自然最动人的作品年特别礼物:水源地社区两支护水队联合发起一次特别清源行动。链接:河研会水源地垃圾项目3月1日来了,我们的日常将发生多大改变?创建水源地社区的“岛屿管理”与生态链网01珠峰之殇:无法视而不见从喜马拉雅南北感知珠穆朗玛壮阔非凡的自然景观魅力十足的生命造物组成雄伟、高洁、优雅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地球之巅珠峰下的岩羊。摄影:刘康明珠峰生态的旗舰物种——雪豹。摄影:耿栋珠峰地区的绿绒蒿。摄影:李银素然而无与伦比的生态系统其实脆弱且无力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大大超越同纬度地区以珠峰为中心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整个星球的生态热点更是“高危地带”珠峰东绒布冰川持续消融,图片来自网络人类日益频繁的活动带来新的威胁尽管相较于七十七亿的全球人口总数而言前往珠峰的旅途仍然是属于少数人的“荣誉”但随着商业登山和旅行活动的逐渐兴盛各种弃之不用的设备与生活垃圾成为“耀眼的存在”据尼泊尔政府统计每年约7—10万人进入其境内的珠峰南坡区域随之而来的是三年内高达吨的垃圾产生(数据来源:光明网)且总量每年仍在递增尼泊尔境内珠峰上等待回收的废弃氧气瓶。图片来自网络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则发出更严峻的警告从到年代共有超过数百吨垃圾被留在了珠峰南坡包括以希拉里台阶为代表的“死亡区域”——它们几乎全部来自登山者和旅行者的“赠予”尼泊尔政府以及越来越多的民间公益组织意识到珠峰所遭遇的垃圾危机。他们自发组织去死亡区域清理雪山垃圾。图片来源:网络更为糟糕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曾被冰雪掩埋的废弃物无所遁形这些人类社会的高科技副产物大多难以通过自然风化或分解而消失珠峰的“垃圾之殇”无法假装视而不见垃圾是世界性问题,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海量垃圾。图片来自网络02珠峰行动:正在救赎的“原罪”珠峰登山大本营。摄影:刘康明无可置疑人类活动对珠峰原生态环境存在一定干扰其中受非议最大的“原罪”莫过于攀登、旅游等行为会留下垃圾、破坏环境但这种言论遮蔽了同时进行的拯救努力在珠穆朗玛峰的南北坡人们正主动唤醒沉睡的责任心珠峰地区农牧民参与高山环保和高山救援。图:西藏自治区体育局早在年春中国政府部门联合西藏登山协会于珠峰北坡发起首次清扫活动形成每年一次的常态化环保行动在珠峰南坡尼泊尔政府联合多个公益组织发起规模空前的清扫行动珠峰污染物管理委员会(SagarmathaPollutionControlCommittee,简称SPCC)更以回收总量吨垃圾为目标并强制要求每支探险队伍支付垃圾清运保证金个人则带回自己产生的垃圾年4月30日“西藏喜马拉雅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在珠峰北坡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它将传统意义上主要由夏尔巴人、藏族向导以及牦牛运输队组成的珠峰守护者群体扩大至政府部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体育局行业协会: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西藏自治区登山队商业登山服务机构: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公司社会团体:西藏喜马拉雅高山向导学校、苹果基金会及当地农牧民等多方力量……开始积极探索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高寒之地如何开展管理、宣教、“环保+救援”(增收)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模式……如此模式有点熟悉?成都市水源地社区的“民间河长"们链接:河研会发起的护水队与民间河长蟇水河50天:“民间河长”们的“最后一公里”03珠峰清洁: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清流智库特聘专家熊杨的观点让笔者印象深刻年,珠峰登山大本营孙吉摄从年起在“政府+民间”达成共识性联合行动的背景之下新华社记者每年都会前往珠峰北坡大本营探究珠峰垃圾的真相年拍到的前进营地。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拉近点看,没什么垃圾除了石头就是雪年拍到的前进营地。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年记者们在大本营呆了一个多月几乎见过24小时的全天候珠峰这是清晨营地西边的绒布河它为营地提供水源喝了一个多月珠峰冰川融水的记者没有见到污水直排污水是需要专门收集转交给当地环保部门处理既然“珠峰垃圾遍地”已不符合事实那么山上的垃圾,究竟是谁来清理?如何清理呢?答:登山公司向导+登山管理部门+登山者自己+当地村民其中向导和村民还能靠清运垃圾挣钱这是年5月,珠峰脚下的定日县扎西宗乡村民在给运下来的垃圾称重,现场结算现金。新华社记者孙非摄根据年的调查海拔米以下的区域村民可以轮流赶牦牛上山运垃圾下山明码标价每公斤12元要是运了排泄物下来钱更多说到排泄物就多说一句:“珠峰是露天公厕”早已不符合事实一直到米的营地都有环保厕所可以理解为旱厕但下头是个桶得,往,桶,里,排!排,完,运,下,山!登山者和当地向导在登山营地安装环保旱厕。图: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同类案例:由河研会支持、在水源地社区村民家安装的旱厕。这是年前进营地的厕所中国的登山公司还准备了促粪便降解的粉末↓更为神奇的是还有当地村民要求把排泄物带走说是回家堆肥用也是物尽其用了年,珠峰登山大本营的垃圾分类桶。孙吉摄海拔米以上区域如果没有专业登山向导一般人上不去上去了也没能力负重下山而攀登过程中登山者在那种高度以上呆的时间也不长生活垃圾相当少主要有一些被吹坏的帐篷、绳索还有用空的高山氧气罐等这些都靠向导往下运同样称重算钱,现场结算而登山者自己也需要尽可能将自己的垃圾带下山管理部门会规定一个重量带不够的,罚钱年,在营地旁边,悠然自在的喜马拉雅雪鸡。刘康明摄登山季期间和结束时登山管理部门搞集中清运总之,污水、厨余垃圾、排泄物等生活垃圾和旧绳索、氧气瓶、破帐篷、旧瓦斯罐、氧气瓶和电池等登山垃圾还有电池、烟头等特殊垃圾如此种种,分门别类每天谁运了多少管理部门都记在台账上最后统一转运给当地环保部门山上,什么也不留明明白白台账小本本新华社记者王沁鸥摄据统计年春季珠峰北坡登山季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在珠峰山区设立4名联络官其中一名专门负责环保工作不仅实现了垃圾分类收集且共收集生活垃圾、登山垃圾约13吨在海拔0米的登山大本营垃圾分类桶、污水处理桶等器具妥妥安放登山团队将厨余垃圾、生活污水、烟头等分类收集登山活动产生的垃圾均实现转运生活垃圾由登山管理部门转交至地方珠峰管理局处理部分厨余垃圾和排泄物由当地农牧民运往家中作为牲畜饲料或农田肥料帐篷、氧气瓶等登山垃圾运往拉萨进行回收再利用偷偷说空氧气罐能回收再次利用且市场价格可观珠峰高山环保大队将从大本营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装车,准备转运至位于定日县游客大本营的垃圾转运站。新华社记者孙非摄此外山峰所在地农牧民可通过参与垃圾运输获取收入还可加入高山环保大队成为专职环保工作者,领取工资登山向导从高海拔带下登山垃圾,也可按照重量获得报酬当“垃圾”成为了放对位置的资源别说扔掉了抢都来不及……村民小哥次旦格桑积极上山运垃圾。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登山者人数较少但垃圾分类建立台账统一转运无痕攀登等原则,持续不变珠峰北坡的环境行动象征着人类生命的尊严与安全尽管一切刚刚开始但只要真诚面对这片迷人的土地也许会成为我们星球和谐永续的典范地球最高峰的垃圾分类与处理经验以及那些行之有效的环保模式值得被推广到更广阔的城市与乡村和你我的日常生活之中中科院研究者在珠峰大本营设立的监测仪器孙吉摄河流研究会在成都平原郫都区亦设立相似仪器,用于检测水源地社区河流以及林盘的综合气候。链接:水源地社区的综合气候监测仪科技in遗产:天林盘生态数据监测行动—END—撰稿人:王沁鸥(新华社记者)孙非(新华社记者)孙吉(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秘书长)

延伸阅读:

5支社区自组织的“乡归河处”

“绿色乡村营造师”是哪种大师

安宁村农废垃圾工作坊

3月1日来了,我们的日常将发生多大改变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jb/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