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上西人避暑地的那些事

北京中医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604561.html

莱山上西人避暑地的那些事

李士琳

从前在加国求学,图书馆中无意读到美国浦爱德(Pruitt,“崇实中学”创始人海查理.浦其维之女)先生“AChinachildhood(在中国的童年)”一书,感到非常亲切,因为此书描写的是她小时候在中国(黄县)的一些见闻。书中关于“郊游的地方(莱山)”部分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后来实地去莱山探访,揭开了一段神秘的过往……

据莱山脚下庙周家村九十多岁的周兴凯老人回忆,他少时曾亲眼见过坐着“高脚(旧时邑中一种运载工具,类似滑竿)”结队来莱山郊游避暑的西洋人。说是从小栾家疃来的,不知具体什么单位。

小栾家疃位于城郊,近世有西人活动。其中崇实中学开办于年(年草创于宋家疃)。年夏,浸信会(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将华北数处教会学校合并于崇实,并添设大代数、欧几里德高级几何等大学课程,总其名曰“华北浸信会联合大学”,是当时浸信会的教育中心。笔者的(外)曾祖父孙景汉曾在该校就读。据其回忆,当时学校悬挂美国国旗,学制、课程设置,也基本仿效美国,课本内容多用英文。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将学校的美国人都解送到了潍坊的“乐道集中营”,学校解散。抗战胜利后,浸信会曾谋划复校。因胶东解放战争烽烟遍地,徒众分散各地信息不灵,事遂寝。末代校长柯理培于年抵沪,利用国内外募集的大量捐款,在上海北宝兴路复校,定名“中华浸会神学院”。年解放大军横渡长江,革命形式席卷江浙,柯氏失去久恋上海的信心,于年抵香港。笔者在港求学期间,曾去过香港成立于年的“中国浸信会神学院(沙田下禾輋95号。不是浸会大学,那个是浸礼会创办)”,了解到这一段历史,他们中有原“华北浸信会联合大学”职工的后人,有的还去黄县参观旅游过。解放后,在原崇实校址成立了县中(崇实老建筑的产权至今依然在教会,县中直到前些年还一直缴纳房租),不过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当年学校附近还兴办了一所“warrenmemorialhospital(医院)”,是中国第医院,解放后在医院。

香港“中国浸信会神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童年”一书的作者浦爱德(与吾黄素有渊源)。她后来回国读书,毕业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抗战期间,为处理海外捐款和物资,宋庆龄倡议,年1月在香港创立“促进工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于年成立于武汉)国际委员会”,浦爱德任美方首席发言人和基金会筹措人,同年于纽约建立“支持中国工合委员会”。她奔走于美国、加拿大各地做有关“工合”的演讲,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情况。

筹集到“工合”最大一笔资金——万美元。嗣后,又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不远万里把各种机械输送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她为恢复中美邦交正常化积极工作,是中美友好促进会主要负责人。年,应周总理之邀访华,期间专程回到魂牵梦绕的“胞衣之地”黄县。

近世避暑是西方人开风气之先。三大避暑名山(江西庐山,鸡公山,湖州莫干山)都是从西方人在山上的别墅发展起来的。在老者的带领下,登上莱山,顺着龙湾往南开辟出一条小路,找到了当初美国人山间住处的旧址。避暑地主要剩下一条石基,长约十数米,取材当地山石,垒砌的不是很规则。石基衰草,风流只被雨打风吹去。浦氏书中有“通向避暑地的山路旁有一棵巨大的白果树,是盘旋在巨石之上的,当地人呼为树抱石”。而今避暑路旁,古树尤存,令我有些激动。看着周围与那本英文书中相契的环境,想起旧时我县与西人这段特殊的渊源,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作者档案

李士琳,年生于山东龙口。莱山文化爱好者。毕业于加拿大辛利加大学(SenecaCollege)本科部,并曾赴香港浸会大学、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Kellania)学习。

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龙口莱山--莱山祭月--中国最早的远古帝王礼仪之一

《莱山风》往期精彩推荐

梨花小镇:梨花海太极情梨花小镇:故乡的原风景花开的时候你就来看我----龙口童悦旗袍文化走进梨花小镇共享传统文化魅力梨花小镇:梨花茶禅意----梨花节花絮梨花小镇:山清水秀小江南梨花开处有人家-----美丽乡村朱家村梨花小镇:情醉梨花宴——第一届莱山长把梨文化节梨花小镇:大美莱山梨花有约梨花小镇:大美莱山梨花有约-----梨花节花絮梨花小镇的梨花节:朱家农家乐等您来梨花节:梨花小镇等您来梨花小镇:关于举办中国﹒龙口第二届莱山国际“梨花节”--“大美莱山·梨花有约”摄影、文学作品征集活动的启事梨花节:等一个春天,候一树花开--梨花小镇七甲与您醉美有约阴历四月十八,梨花小镇---七甲,历届莱山院庙会演出盛况莱山梨花谷------梨香满园回归自然,发现野生菌的与众不同:莱山梨花菇莱山醉------莱山儿女醉舞梨花海琴韵伴花舞墨香随馨飞梨花丛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莱山文化的春天,一场笔墨与梨花的“盛宴”。莱山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莱山

文化传媒一个以宣传龙口莱山、让莱山走向世界为己任的公众平台或如果您有关于莱山的人物、传说、故事、民俗、抗战等,马上与我联系哦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jb/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