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乃人身之气,岂有不放之理”,屁,人们每天都放。但就是这个每个人都免不了要放的屁,除了让闻者恶心、放者尴尬外,几乎没人把它当回事儿。人们常用“屁大的事”来比喻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
放屁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很多人为了文明总是憋着,但是憋屁真的好吗?跟着杞子一起来看看吧。
屁是怎么来的?
图片来源:图行天下
屁的原材料是与我们的唾液或食物一起咽下去的空气,其中有一部分以打嗝的方式从胃排出,剩下的空气则进入肠部,成为屁的主要来源。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胃部的空气进入肠道,里面的氧就会被吸收,剩下的氮,则原封不动地成为屁的主要成分之一。
我们平时所说的“吃饭时少说话”,这是有道理的,如果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比较多,随食物进入的空气就更多,排放的屁可能就会更多。
除了这些咽下去的空气,屁的产生,还和我们吃的食物有很大的关系,食物进入体内后,有些未被分解的食物,就成为大肠杆菌的“美餐”,大肠杆菌饱餐后就会排气,这些气体在体内累积,造成一股气压,当压力太大时,就会随同肠蠕动向下运行,由肛门排出,排出时,由于肛门括约肌的作用,有时还产生响声。
屁就是这样诞生的。
放屁多少跟什么有关?
1、屁的多少与你的食物构成及烹饪习惯有关。
有些人爱吃生葱、洋葱、生姜、生蒜、薯类、甜食、豆制品和面食,由于这些食物含有可产生大量氢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的基质,所以食后往往会矢气大增,不断放屁。
俗话说,“一个豆,一个屁,十个豆,一出戏”,这就是因为豆类食品中,含有小肠不能消化的特异碳水化合物,在大肠作用后产生氢、甲烷等气体,因此黄豆、红豆等也有“有声之果”之称。包心菜、豌豆、菜花、南瓜、萝卜都容易使大肠“生气”,气多放屁则不可避免了。
2、屁的多少还与你的消化机能强弱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
患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及肝、胆、胰疾病以及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人,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能提供更多的基质,肠道细菌发酵快,更容易产生气体而使人放屁,从而也有屁多的现象。
“一个正常的人,每天放屁5-10次,总共会排出毫升左右的气体。”专家介绍,屁多的人总是有原因的,有时一天要放二三十个屁,就明显偏多了,可能和她的饮食习惯有关,也可能跟她的消化功能出现了问题有关。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
1、食物
图片来源:网络
其中,豆子就是最著名的造屁食物。豆子中还有很大比例的糖(低聚糖),我们的身体不能吸收这种物质。当这些糖进入我们的肠子时,细菌就开始工作,并产生大量气体。我们还会从其他渠道产生气体,比如吸进的空气、通过血液循环渗入肠子的空气,以及唾液和胃酸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所含有的气体。
那些对豆子吃不消的人也有办法。市场上能买到一种“无屁豆”。这种无屁豆含有从霉菌中提取出来的食品酶,即α鄄半乳糖苷酶,它可以分解胀气食物中的复杂的糖。另一个办法是在烹饪前将豆子浸泡,然后把水倒掉,这样就可以减小豆的造气威力,不过与此同时,你也会失去一些水溶性维生素。
最容易引起放屁的食物有花椰菜、洋葱、大蒜、白菜、麦片、面包、豆子、啤酒、芥蓝、生苹果、鸡蛋、橙子、西红柿、草莓、牛奶、葡萄干、橡木桶装白酒以及大部分的水果和蔬菜。因此,素食者放的屁更多,但是味道淡得多。
图片来源:网络
小提示:能够吸收屁味的东西有木炭片、薄荷和生姜。目前有一种填充了木炭的坐垫。人坐在垫子上放屁后,垫子能吸收90%的臭味。
多吃蛋,韭菜。闽南有一种萝卜干,用闽南话直接翻译好像叫“菜甫”的,用盐和萝卜做出来的,做得好的能放十几年,越老越黑。吃这个最能放屁,不臭又不响,狂舒服。而且还能祛风,肚胀吃了就排气。
2、激躁性大肠症候群
此症临床上也会有腹痛、腹涨以及放屁等现象产生。在饮食上建议您少量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吃东西时,宜细嚼慢咽,以免一起吃下太多空气,而容易产气的食物也要避免食用。每天喝杯优酪乳,有助于改变肠胃道细菌。
三种不健康的放屁现象
1、放屁增多:有时放屁过多,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有关,如市场上出售的甜食、红薯、土豆等。多吃面食的人放屁也多,这类食物使肠腔产气过多,导致放屁增多,粪便量加大。此时应当减少淀粉类食物,增加蛋白质、蔬菜类食物,使饮食达到平衡。
2、放屁很臭:在众人面前放臭屁最不雅。臭屁有两种情况,一是大便稀溏,放出来的屁屎臭味很浓,如果大便排出,屁便中止。从这一点来看,“屁是屎头”是有道理的。二是屁的臭味特别浓,如同臭鸡蛋一样臭不可闻。这是由于进食过多蛋白质类食物,使肠道发生了食物滞留。滞留的蛋白质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后,产生了胺类,胺就具有这种恶臭味。解决的办法是减少食量,特别是减少含蛋白质类食物的量。
3、没有屁放:如果长时间不放屁,说明问题严重。新生儿不放屁,要检查是否为无肛症或肛门发育不全。大人没有屁放,腹部发胀如鼓,说明腹部胀气,这就要考虑肛门直肠是否有毛病,如炎症、肿瘤、便秘、痔疮等,必要时需肛门插管排气。患有肠套叠、肠扭转、肠梗阻无屁,是因为屁被肠子堵住。
屁到底能憋吗?
杞子跟大家讲个笑话吧,可能不少人听过:
老师上课,小明一会儿放个屁,一会儿又放个屁,老师实在受不了就说:“别出声!”又过了一会儿,小明在凳子上扭来扭去,老师问他干什么,小明回答说:“调成振动的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笑话听起来确实很调侃,但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小明是有屁就放,放得响亮,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没有小明那么厚脸皮,在有些场合“屁意”来得实在不合时宜,就只能憋得面红耳赤。
但是对于憋屁的做法,专家认为这对人的身体是非常有害的。
别憋屁,憋坏了我不负责!
屁为“五谷杂粮之气”,是人体通过消化道排出的臭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中医认为,屁为废气,属于排泄物,长期淤积会使有害物质被肠道黏膜重复吸收,出现胸闷、腹胀等症状,甚至会使机体形成慢性中毒,产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目眩和脸色蜡黄等症状;长期憋屁的话还可能诱发肛瘘等肛门系统的疾病,所以屁是憋不得的。
可短忍,不可久憋。
如果当时的场合实在不能放屁,那也是短忍而不可久憋。所谓短忍,即肛肠有预感时,就要看当时所在的场合是否可以“鸣放”,若此时正在进行会友、谈判、会议等活动,或在电梯里,可以暂忍,暂时离开现场,择地而放。如果久憋而不放,被憋回大肠中的屁就会慢慢地被肠壁所吸收而进入到血液里,这对人体有害。
所以啊,放屁固然令人生厌,但是憋一肚子气却也不好受,人们常说的“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其实不是无稽之谈。
屁虽臭,但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对人的健康有利。一个人一天到晚不放一个屁,这对健康不利。一年到头绝不放屁的人,极有可能是胃肠道出了毛病。一天到晚像放炮一样不停地放屁也是不正常的。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稍有不妥,可留意了,从小事防范,大麻烦就不会找上你。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