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妈妈们来说,照顾刚出生的宝宝是一个“技术活”,尤其是对于0~3个月的宝宝,虽然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睡眠当中度过,但是总会出现一些小的毛病,比如说黄疸、肠绞痛等情况。由于经验的缺乏,不少宝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都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为了让妈妈们更加游刃有余,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更好地照顾宝宝。
一、日常生活中如何照顾宝宝?
1、日常穿着
冬天最好给宝宝穿上夹棉的连体衣或者是厚绒的连体衣,这样既保暖,又可以减少对宝宝胸廓发育的限制,避免假性肋外翻。
2、室内温度
如果温度在12℃以下的话就要使用空调,因为婴幼儿是需要多次喂奶和更换尿不湿的,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过低的话,很容易会出现感冒的情况。同时要记得给房间做好加湿,冬天本身天气干燥,再加上室内空调,就会更加的干燥。及时加湿既能让宝宝更舒适安睡,还能减少疾病发生。
2、日常清洁
宝宝大便以后最好用温水清洁一下臀部,然后沾干,最好不要用湿纸巾擦臀部,也不要为了省纸尿裤的钱就一定要给孩子把尿,冬天的话不仅影响睡眠而且还很容易让孩子感冒。
冬天宝宝洗澡的温度也要控制好,比如说室温一定要保持在26-28度,水温保持在38-40度之间。而且每天洗一次,一次5-8分钟就好了。
二、新生儿出现黄疸怎么办?
如果黄疸是在宝宝出生后的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那么这种的就属于生理性的黄疸,这是不用治疗的,只用5%-10%含量的葡萄糖水在喂奶后2个小时喂服就好了,直到黄疸消退。如果是出生后24个小时就出现了黄疸,而且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那么这种就属于病理性的黄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日光或蓝灯照射。
三、宝宝出现肠绞痛怎么办?
有的时候,宝宝总是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个时候妈妈们就要考虑是不是因为肠绞痛了。肠绞痛是一种因为肠子胀气扭转而出现的疼痛,一般会发生在宝宝出生2、3周~4个月期间。肠绞痛会多发生在傍晚,而且几乎是每天的同一个时间,宝宝哭闹的同时还会不停地蹬腿或者是蜷缩着身体,所以还是比较好分辨的。妈妈们可以给宝宝按摩安抚,一只手把宝宝的腿弯曲着抬起来,然后用另一只手2~3个手指,放在宝宝肚脐的左边,顺时针给按摩。如果没有效果还是一直哭的话,那就医院了。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不管是什么样个性的宝宝,对于第一次当妈妈的我们来说,难免会手忙脚乱。不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够培养出默契,轻轻松松地照顾好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