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最近住了个老爷子,时不时总会在病房大吼,而且一吼就是好几个小时,去看他时,发现他全身是汗,双眉紧锁,面红耳赤,细问才知道老爷子那是在解大便呢———真可谓洪荒之力啊!每天查房,也总有老人因为排便不痛快找大夫寻求解决方法。慢性便秘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与老年人肠道生理功能下降、运动和蔬菜摄入量减少等因素有关,也与老年人常合并慢性病、长期服用大量药物有关。不少老年人认为必须每日、足量排便才为正常,为此反复如厕、滥服泻剂,甚至依赖灌肠刺激排便,造成直肠敏感性减弱、正常排便反射受抑制,便秘加重。今天就把临床上常碰到的相有关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什么是功能性便秘:持续性排便困难或便不尽感或排便次数减少(3~4天1次或更少),且无报警症状或继发性病因。确诊便秘后,应在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便秘之后,根据罗马Ⅲ标准判定为功能性便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下标准)。
二、便秘原因:
1缺乏体育锻炼,久坐不动:运动量减少可以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功能降低,从而导致便秘发生。运动可以提高整个机体的紧张度,加强生理排便功能,恢复正常的排便反射机制。现代人上班有私家车,出门有公交、地铁,尤其老年人运动量更是大大减少,便秘发生率高达30%。
2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量过精,偏少,摄食含纤维少的食物及食用高能量食物较易导致便秘。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奶、蛋及煎炸食品等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成为现代人们饮食的主流,既往的“素食”主义者越来越少,因此便秘的人群开始年轻化,大众化。
3精神心理因素:生活压力过大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有调查显示精神心理因素和便秘的关系越来越显得突出起来,并且这方面问题在大城市,知识层次高者相对比较明显。
4肠道部位的狭窄及肠道外部的机械性压迫:如结肠癌、直肠癌、不完全肠套叠、肠扭转及结肠狭窄,手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导致肠道内物输送受阻,从而导致便秘。
三、便秘危害:
1引起肛周疾病:较硬的粪块压迫,造成肠腔及盆腔周围结构狭窄,阻碍了结肠的扩张,使直肠、结肠受压,排便时易损伤肠腔,溃疡、肠穿孔、肠出血、肛裂、痔疮、肛窦炎、脱肛等就是常见症状。
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粪便中含有害化学物质、重金属以及细菌产生的各种毒素,长时间刺激直肠黏膜的压力感受器,导致头痛、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细菌酵解的气体增多致腹部胀满、口苦口臭、排气过多等症状。
3肠癌:便秘使肠腔的致癌物质(吲哚)不能及时排除体外,导致直肠大量吸收,有统计显示,严重便秘病人患直肠癌的概率为10%;肛门直肠处占肠癌的约75%。
4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便秘病人排便时高度用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因此,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患的病人危害更大,多会诱发脑出血,发生卒中或再次卒中、急性心梗等。
5影响大脑功能:长期便秘代谢物质长期滞留消化道,产生有毒物质如甲烷、类固醇、胆酸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表现为脑痴呆、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顿等。
6妇科疾病:引起痛经、阴道痉挛、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
7引起性生活障碍:每次长时间用力排便,导致直肠疲劳、肛门收缩过紧以及盆底众多肌肉群痉挛性收缩,导致性欲减退、不射精、性高潮减退。
四、便秘防治:
1调饮食:粪便的来源是人体所摄入的饮食物,所以长期合理的饮食对于改善便质来说十分重要。①选用促使肠蠕动的粗纤维食物,如黑面包、燕麦片、菠菜、芹菜、萝卜、黄花菜、苜蓿、菌类、木耳、海带等。②服用润燥通便的食物,如蜂蜜、黑芝麻、核桃仁、香蕉、梨、苹果、牛奶及其乳制品等。③不宜食用不利于通便之品,忌食烈酒、浓茶、咖啡、韭菜、蒜、辣椒等刺激食物。④多次少量饮水可润肠通便,强调每日饮水不少于ml,最好晨起空腹饮水~ml。⑤饮食有节: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即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不能暴饮暴食,软硬冷热相宜,饮食干净卫生,食品多样化。
2畅情志:精神紧张、焦虑、情绪不畅等均能引起肝气不舒,气机不畅,引发便秘,而长期便秘又能诱发上述情志问题。所以老年人平时应多注意自己的情绪问题,保持豁达健康的精神情趣,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多进行陶冶情操的活动,如养花、养鸟、书法、绘画、钓鱼、下棋等。
3慎起居:①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最好是早晨,不管有无便意或能不能排出,都要按时如厕,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从而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对于改善便秘很有帮助。②适当运动:针对老年人肠道蠕动相对较差的生理特点,建议老年人应进行适当的运动来增加肠蠕动,如走步、太极拳、游泳、五禽戏等,尤其注意多锻炼腹部肌肉,以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促进肠蠕动,提高排便能力。
4腹部按摩:通过按摩腹部的机械摩擦,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使肠黏膜神经营养增加,提高神经末梢感受器的敏感性应激能力,增加肠蠕动功能,从而达到防治便秘的目的。
5寻医问药:关于便秘许多人都曾用过泻药,殊不知泻药也不能乱用,临床上常见的泻药有这几类:刺激性泻剂、高渗性泻剂、容积性泻剂,盐性轻泻剂,润滑剂等。
①刺激性泻剂:此类药物有果导、番泻叶、卵叶车前草种子/卵叶车前子过壳/番泻果实(舒立通)、大黄碳酸氢钠(大黄苏打)。可刺激结肠蠕动,6~12h即有排便作用,但会产生腹痛、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的依赖性甚至失效。且便秘患者一旦停用此类药物,便秘症状往往加重。此类制剂含有蒽醌,长期摄取后在结肠黏膜下有黑色素沉积,形成所谓的结肠黑变病。
②高渗性泻剂:如山梨醇、乳果糖溶液是不被吸收糖类的电解质混合液,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具有温和的缓泻作用,起效较慢,软化大便,使之易于排出,可以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
③容积性泻剂:因含有高分子的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它们具有亲水和吸水膨胀的特点,可使粪便的水分及体积增加,促进结肠蠕动。此类泻剂更适宜用于低渣饮食的老年人,不但通便,还能控制血脂、血糖,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④盐性轻泻剂:如硫酸镁、磷酸钠,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会很快增加粪便中水分的含量,半小时后即可产生突发性水泻。此类泻剂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医院作为肠道准备使用,不宜长期使用,对有粪便嵌塞者可灌肠排除粪便。
⑤润滑剂:液状石蜡(石蜡油)能软化粪便,可以口服或灌肠,适宜于老年人心肌梗死后或肛周疾病手术后,避免费力排便,对药物性便秘无效。
老年人便秘“防”应重于“治”,从“肠”计议,“治”存高远。
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