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击退小黄人

如何击退“小黄人”?

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宝宝出生后都会经历一段皮肤黄染的时期,而这一点困扰了很多新手宝妈,宝宝怎么会变身“小黄人”了呢?需要多久才可以褪黄?

下面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neonnataljaundice)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血液中血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特点

新生儿中非常常见,大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有肉眼可见的黄疸。

足月儿:出后2-3天出现,4-5天到达高峰,7-10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

早产儿:出后3-5天出现,黄疸程度较足月儿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至2-4周。

出现生理性黄疸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黄疸期间多观察,多可自行消退。

病理性黄疸特点

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程度重;黄疸持续时间长;黄疸退而复现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

感染

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都会加重宝宝的黄疸。

新生儿溶血症

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溶血,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妈妈如果是O型血或是RH阴性血,就要特别注意宝宝是否会出现溶血性黄疸。

胆道闭锁

宝宝多在出生后2周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

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就医治疗哦

如何做好居家观察?

疫情当前,作为新晋爸妈,最担心的莫过于宝宝的安全了。

刚随妈妈出院回家的宝宝,大多正处在新生儿黄疸的高峰期,因此,家长学会和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居家观察,显得尤为重要!

遇到宝宝黄疸时,家长可以先从

以下三方面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1.自然光线下观察宝宝黄疸情况

黄疸宝宝皮肤黄染先见于面部、颈、巩膜,然后遍及躯干及四肢。我们的宝爸宝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皮肤黄染的范围来判断黄疸的程度。

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如果是躯干上半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如果不知如何看,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如果按压部位的皮肤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2.早吸吮,勤哺乳

早吸吮、勤哺乳,可刺激肠道蠕动,使胎粪排出体外,从而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肝肠循环。勤喂母乳,还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和产生,避免因喂养不足导致黄疸加重。不知道宝宝吃得够不够的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排尿的次数,一天尿6次以上,以及宝宝体重持续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够。

3.观察宝宝大便颜色

正常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

胆红素分解过程

但当胆道闭锁时,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如果黄疸是由于胆道闭锁导致,宝宝的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从浅黄色转变白色。如果这时宝宝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就医寻求专业帮助。疫情当前,各位宝爸宝妈们,让我们一起携手,守护明天!

与你同行

护佑新生

-END-

素材提供:新生儿科王俊陈莹

编辑:新生儿科王璐

审核:新生儿科董莉杨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by/5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