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指尖下的健康小儿

于春梅医生

毕业于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20余年,年门诊量人,临床主要擅长、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理论治疗脑卒中后的偏瘫、面瘫、周围神经损伤等疾病,以及头痛、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疾病,妇科疾病。

小孩子生病了,吃药、打针、滥用抗生素、以及各种折腾对儿童造成严重的危害,作为家长是最心疼的,小孩能无病无灾、平安长大是家长最大的心愿了。

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给家长们介绍一些小儿常用的小儿推拿绿色疗法,“手”护宝宝健康,远离抗生素。小儿推拿适用于新生儿至14岁的儿童,既可帮助孩子强身健体,又可以治疗儿童感冒、发热、咳嗽、腹泻、便秘、厌食、夜啼等诸多常见疾病,并具有益智、增进食欲、助长、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是纯绿色疗法,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

经常做可以增强体质、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家长们跟着学几招吧!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以防治儿科疾病,保健儿童身心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一门中医外治疗法。

小儿脾胃虚弱

小儿特别是婴幼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乳食又不知自节,故易伤食。或小儿饮食无度、进食过量,或过食肥腻煎炸滑肠、黏滞干硬难化、生冷瓜果伤阳之类食品,或因不注意卫生,误食污染食物,皆可致食积胃肠,脾运失司,产生伤食泄。

小儿脾胃功能不良佳,均可采用捏脊疗法。捏脊,按摩方法名。又称捏癪。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宝宝不吃饭、消化不良、易感冒,上医院打针吃药最让妈妈头疼、宝宝反感,怎么办呢?不妨在家里给宝宝捏捏脊,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可以强身健体,防治多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捏脊法不打针,不吃药,在家里就可以操作。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简单地说,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夜啼、睡眠不安中医有句古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遗尿、多汗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捏脊要注意什么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手法:①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②要捏捻,不可拧转。③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

怎样给宝宝捏脊

●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共6遍。

●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参考图示:

图一:从尾椎开始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在上。

图二:往肩颈部方向,拇指不可离开背部。

图三:至肩颈部时,手顺着脊椎滑下来。

小儿感冒咳嗽

小儿感冒是小朋友最为常见的疾病,但却让父母最头疼,因为小朋友不仅伴有发热、咳嗽,还时常伴随腹泻、呕吐或夜寐不宁等。中医认为这是小儿“脾常不足”,故有小儿感冒常挟滞之说。中医专家为大家介绍了非药物治疗的小儿推拿手法,可有效治疗小儿感冒综合征。

“如果不是危急重症,家长们完全可以放心让感冒、咳嗽的孩子多试试小儿推拿的疗效。”因为有一些穴位如七节骨、天柱骨、胁肋等,只有12岁以下的孩子才有感应,所以推拿在小儿感冒、咳嗽的康复治疗中,效果比较显著。

对付感冒发热:推拿“解表”即可见效,小儿感冒有两大原因,一是外感之邪入侵,二是小儿正气不足。“若是外感所致的小儿感冒,‘解表’即可。”小儿发热是其机体内正邪抗争的表现,是孩子抵抗力的一次锻炼,若轻易服用退烧药,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抗邪能力,也掩盖了病情,且易造成孩子阴液大伤,所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建议小儿体温如果不超过38.5度,就不需要服退烧药,运用小儿推拿中的“头面四大法”或再配合一些物理降温法(温水浴、冷敷额头等)解表即可。

头面四大法

1.开天门:位置:两眉之间向上至前发际成一线。功用: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静。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等症:与推坎宫,揉太阳。

2.推坎宫:位置:在两眉上,自眉头至眉梢成一线。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推,称推坎宫,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3.揉太阳:定位:眉后凹陷处。操作: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推揉30-50次。主治: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

4.揉耳后高骨:位置:耳后入发际骨下凹陷中。操作:拇指按或揉,称按或揉耳后高骨,每次30-50次。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适应症与禁忌症

1.小儿保健:强壮身体、眼按摩、易感儿童、营养不良、低体重、动感失调、哮喘、鼻炎、多汗、厌食、贫血、尿床、夜寐不安、多动、长期低热。

2.新生儿保健: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呕吐、溢乳、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肠痉挛、新生儿腹泻。

小儿推拿经济简便、易于掌握、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疏通经络、畅通气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小儿推拿的穴位多分布在头面和两肘以下。这给手法治疗带来很多方便,这个方法乐于为小儿所接受。比如在严寒的冬天,可在患儿头面及两手部穴位进行操作,避免脱衣的不便和感受寒凉的刺激。建议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不防自己尝试着做一回医生,成为宝宝的健康守护者。

胃经茶(健胃消食,降脂,消胀)

GYOMORMERIDIANTEA

本品在古方《保和丸》的基础上,配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红曲及朝鲜蓟、山楂、小茴香等多种中药,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具有和胃清热、消食化滞、健脾理气及调和脾胃的功能,用于脘腹胀满、食积停滞、腹中时痛、嗳气反酸、大便泄泻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伴有高血脂症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各种急慢性胃炎患者,胃气不足导致的消化不良、食积腹胀、反酸患者,高血脂患者,中老年人食欲减弱、脾胃不和、消化功能减弱患者,胃病的预防与养护。

:2.5克×20袋/盒

:每日2-3次,每次1袋。

本品由欧盟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在严格的质量监督下生产。

(作者: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于春梅医生)

广而告之

回复“查询”、“信息查询”,即可获取匈牙利华人实用生活信息!

回复“1”:匈牙利各种紧急联络电话

回复“1.1”: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联系方式

回复“2”:匈牙利华人诊所、药房

回复“3“:匈牙利华人事务所

回复“4”:匈牙利华人旅行社

回复“5”:匈牙利华人餐馆

回复“6”:匈牙利华人美容美发店

回复“7”:匈牙利华人超市

回复“8”:匈牙利华语学校

回复“9”:匈牙利驾校、汽修公司

回复“10”:匈牙利海外影院、电子公司、防盗安防等

回复“11”:匈牙利华文媒体

回复“11.1”:《新导报》联系方式

回复“12”:匈牙利房产公司、物流货运、婚庆公司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by/5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