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令人心痛了!
还记得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
“蝈蝈”和“花生”母子吗?
今天,野生动物园官微发布消息
年12月26日、31日
“蝈蝈”和“花生”先后因病死亡!
大熊猫“帼帼”,今年21岁
12月19日发病后先后出现
发热、排肠粘液、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最后因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去世
大熊猫“花生”
系“帼帼”的幼仔,雌性
出生只有日
12月23日发病
因肠扭转导致大面积肠坏死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去世
回想去年7月9日
“花生”在上海出生
这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
落户上海野生动物园以后
首次成功生育大熊猫幼仔
网友们还一起给它起名字
最后定了“花生”这个名字
寓意为在上海出生的大熊猫宝宝
希望它能在上海“生”根开“花”
繁衍更多的后代
小“花生”萌萌哒仿佛还在大家眼前
母女俩一起嬉戏玩啥的场景
温暖了多少游客的心
然而!没想到!
“蝈蝈”和“花生”就这么离我们而去了!
更令人难受的是
据封面新闻报道
封面新闻记者致电上海野生动物园(下称“上野”),对方以“宣传人员不在”拒绝采访,并称“我们中午11点就下班吃饭了”。
而据网友说↓
《新民晚报》还发出了
对上海野生动物园的5大疑问
↓↓↓
1,为何在大熊猫母女去世20多天后,才对外公布消息?
园方解释:
主要是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要对“帼帼”和“花生”发病的前因后果进行梳理;另一方面,两只大熊猫的实验室病理结果由四川、长春、上海等地科研院所共同于17日才形成报告,为科学严谨处理此事,故19日才发布相关信息。
2,有网友指出,花生生病期间还被拿出来展出?
园方解释:
无论是“帼帼”还是“花生”,在发现不适后都立即进行护理救治,并没有再对外展示,该网友看到的应该是另外的熊猫幼仔,而不是花生。
3,熊猫母女同时接连死亡,两者是否有联系?
园方解释:
“‘帼帼’和‘花生’突发的分别是两种不同疾病,‘帼帼’是急性胰腺炎,花生’是严重肠扭转并导致大面积肠坏死,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巧地是,‘帼帼’和‘花生’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发病。”
具体发病原因是否与吃错东西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基本确认的是,两者的死亡并没有直接关系。
4,熊猫母女的病有多严重?为什么治不好?
园方解释:
目前,疾病是熊猫最大的天敌。
大熊猫肠道系统极为复杂,肠扭转是大熊猫幼崽的常见病,常发于4-6个月,严重的肠扭转治愈率很低。此次“花生”被确诊肠扭转后,紧急进行开腹手术,切除80余厘米坏死肠管,遗憾的是还未被救回来。
5,上海野生动物园前后有四只大熊猫死亡的案例?
上海野生动物园并未就此问题给出正面回复。
再见!“蝈蝈”和“花生”
希望你们在黑白天堂
一路安好
让我们通过光影
寄托对蝈蝈和花生的无限怀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