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欣奇继续医学教育园地思考病例系列

(点击图片看大图)

应做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潜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电解质、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血培养、大便培养、X线检查、腹部B超等。

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22.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6.6%,淋巴细胞比例8.3%,血红蛋白浓度g/L,血小板×10︿9/L;CRP26.1mg/L;PCT83.31μg/L。大便常规:红细胞(6~8个/HP);大便潜血弱阳性。血电解质、肝功能基本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血培养、大便培养均无菌生长。腹部立卧位X线片:腹部肠管扩张,肠壁增厚,小肠积气,右下腹小肠壁边界模糊,周围脂肪组织密度增高,立位见少量液气平面。胸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右下腹肠气稍多,肠间可见不规则低-无回声,范围约12.0mm×7.3mm,边缘模糊,内回声不均匀,内及周边血流不丰富,加压探头可见蠕动。

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ⅡB)。

诊断依据:早产儿,生后13d起病,腹胀、便血;全身症状出现发热,反应差;查体腹部膨隆,有触痛,右下腹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腹部X线片示肠管扩张积气、肠壁增厚、小肠积气;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RP、PCT明显升高,大便潜血阳性。

鉴别诊断:(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2)胎粪性腹膜炎。(3)肠扭转。

治疗方案:(1)绝对禁食、胃肠减压。(2)抗感染(头孢他啶50mg/(kg.次),每8h1次,共15d;甲硝唑7.5mg/(kg.d),共12d)。(3)静脉营养。

治疗经过:经上述治疗,患儿生后第15天体温正常,未再便血,腹胀逐渐减轻,生后第18天腹胀消失;炎症指标逐渐下降,生后第19天复查血常规正常,CRP、PCT降至正常;生后第21天腹部触痛消失;腹部包块逐渐减小,生后第27天腹部触诊未扪及包块,生后第33天复查腹部B超右下腹未见包块。共禁食10d,生后第23天再次开奶,经口喂养,先给予深度水解蛋白奶2d,无腹胀,后改母乳喂养,加奶顺利,奶量增加速度11mL/(kg.d),生后第33天停静脉营养。生后第38天,一般情况好,吃奶好,体重2.71kg,平均体重增加17.4g/(kg.d),腹软,不胀,痊愈出院。

(感医院新生儿科田青医生、刘丽芳医生提供病例和答案)

(长按下方







































白癫风的治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by/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