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医生都知道诊断肠梗阻并不难,难就难在引起梗阻的具体病因是什么?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探查?手术时机如何把握等。肠梗阻常见的病因有肠粘连、腹内疝、粪石、肿瘤等,对于常见的单纯性肠梗阻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择期手术,而绞窄性肠梗阻则须急诊手术。
随着我院CT设备的更新及CT诊断技术的提高,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水平大幅度提高,术前基本可以做到精准诊断,从而做到精准施治,避免了以往的盲目剖腹探查术。
6月7日我院收治一患者,男性,68岁,因脐周腹痛伴呕吐、肛门停止排气1天入院,诊断机械性肠梗阻。我院副院长周和平带领的普外团队经过与放射科医师通力合作,仔细阅片,术前精准的判断该病患的梗阻点位于小肠,考虑粘连所致,且不能排外小肠扭转的可能。6月11日凌晨5时,患者腹痛突然加剧,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邓云华敏感地察觉到患者病情的变化,由单纯性肠梗阻转变成了绞窄性肠梗阻,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施行手术。凌晨5点半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近年我院腹腔镜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普外科早已将微创即腹腔镜技术成熟地运用于很多疾病,肠梗阻也不例外,先施行腹腔镜探查,见大部分小肠颜色已有发紫迹象。小肠发紫意味着缺血坏死,如果是广泛的小肠缺血坏死,必将危及生命。因未发现粘连带卡压及肿瘤,考虑小肠扭转的可能性非常大,副院长周和平迅速果断做出决定,改开腹。随着腹腔打开,可以看见大范围的小肠已呈现紫黑色,小肠系膜根部因为空肠一憩室与系膜粘连造成顺时针旋转2圈,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肠扭转复位,并松解系膜粘连。迅速、得当的处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缺血的小肠很快由原先的紫黑色转为红润。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转危为安。于6月18日痊愈出院。
近年来,医院普外科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逐渐地实现了大多数手术的“腹腔镜化”。团队成员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修,大大提高了腹部CT的诊断水平,绝大多数的腹部疾患、急症都可以通过腹部CT做到精准诊断,从而进行精准施治。
医院将继续努力进取,医院诊疗水平,更好的为东乡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撰稿/邓云华
编辑/全小安
排版/小乐
审核:黄雪莉
终审:李兴辉
医院24小时急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