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新生儿肠扭转 >> 肠扭转诊断 >> 喜宴

喜宴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22.html

侄儿廷斌结婚时时的横幅标语,家父幼时由“王”家送给了“薛”家,故老卜教授有血亲的是王家人。

去年,福清老家四婶因为肠道医院手术,术后前两天还行,第三天出现剧烈的腹痛、发热并渐昏迷。堂弟朝瑞电话我时,四婶已上呼吸机、血压靠升压药维持。凭着早年干过5年普外科的经验,老卜教授初步判断可能是“吻合口瘘”或“肠扭转”发生。问朝瑞:下一步的治疗医生怎么说?答:主管医生说要再“剖腹探查”寻找病因。并问老卜,手术医生有没有失误或责任。老卜回复:现在一切听医生的才有救四婶的可能,至于医生该负多少责任以后再说。

老卜父母和前排左一病愈后的四婶

四婶到省城看病,是四婶家大儿子阿胖哥哥联系的。阿胖哥哥离开福清东瀚岺前村到省城打拼已20年余,多年的耕耘也建立了一定的人脉,给四婶主刀的主任就是自己朋友介绍的。因为是跨专业,又是部队系统的,故老卜教授只能麻烦该院的骨科同道帮忙交代关心一下。医院的医生,再次手术时证实了“吻合口瘘”,经“旷置、再还纳”后四婶幸运地躲过一劫,顺利康复。事后,老卜教授劝医院和医生的责任追究,虽然可能可以因为手术并发症索赔些,但阿胖哥哥也许会因此而失去了帮忙联系专家的朋友,况且四婶在医生的努力下救回来了,故不值。他们听从了我的建议,带着缓过劲的四婶回家了。

去年底,参加福州骨科年会时顺带父母回了趟福清老家,也顺便看了看四婶。他老人家术后恢复的很好,精神、气色、体重已如常人,由堂弟朝瑞陪着住在他福清高山镇的家。四婶大儿子阿胖哥哥因为常年在省城经商,故基本是生活在福州;朝瑞一家也早就安家在福清县城,以往四婶没生病前是自己独自住在朝瑞高山的这栋楼房里。现在不可能了,可四婶又不愿意随他们到福州或福清,故只能两兄弟轮着,一人一个月从福州或福清过来高山陪四婶,嫁出去的女儿阿芸偶尔也会来看看妈妈。这次福清高山行,让我想到了中国类似的“乡土福清”,也就有了儿时参加过福清“喜宴”和喜宴有关想说的事。

记忆中,儿时回福清岺前老家,伯父家的朝华、朝明哥哥已婚并分出单过,四叔家的三兄弟均未成家,小叔家的堂弟阿绍则是比我还小的小屁孩;伯父家的细妹、红梅、美芸姐及四叔家的阿芸妹均未出阁。有这么多的堂兄弟堂姐妹们,随着年岁的增长,就有机会陆陆续续地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厨房

帮厨

帝王蟹

喜宴的第一道菜:冬粉。傍晚侄儿王峰店上刚刚“出炉”的作品,印象中喜宴上的冬粉料更多,且蟹是必有的。

先说说堂兄弟们的婚礼。依稀的印象中四叔家阿胖哥哥的婚礼特意选择在春节,因为我们春节都会回老家看奶奶顺便过节。喜宴前几天,所有的岺前叔伯兄弟的男男女女都集中到四叔家,女的帮衬缝缝洗洗,布置新房;男的帮忙埋锅建灶,准备美食。到新娘子迎来的那一天,亲戚们给四方来客献上了一道道“自制”的各类原生态美食。永远都不会忘记,所有喜宴的第一道菜一定是先让客人肚子垫点底的“冬粉”。除了大米饭之外任何主食,南方的莆田新化粉、龙海卤面,北方各类面食、粉条,都比不上福清人用蟹、虾、海蛎等生鲜炒出来的“冬粉”鲜美可口。孩时无经验,虽然大人一直在劝说后面还有更好吃的,还是挡不住“冬粉”的美味而多吃了,其后再上的螃蟹、大虾、海螺、海鱼、目鱼等是眼睛想吃胃装不下了。喜宴中,最别致是新娘上桌大吃大喝,而新郎则围着兜兜端盘给客人送美食;这也许是福清老家特有的风俗,换取的是日后男主人在桌上吃吃喝喝,新娘过后作为女人有客人来时就不能上桌了。喜宴后是“闹新房”,具体的内容已没什么印象,只记得细妹姐看到闹新房时似懂非懂的小卜脸红时揶揄中笑了。

开心端盘送菜的新郎???♂?

端菜“亲友团”阿胖哥哥

端菜“亲友团”四叔家朝瑞堂弟和王强侄儿

端菜“亲友团”小叔家堂弟阿绍。挺有意思的,平时“作威作福”的老爷们都穿上衣兜干活,他们的女人们都上桌享受美食。

再聊聊堂姐妹们的婚礼。残留的记忆中,作为“新娘”娘家人的亲友团送过出嫁的伯父家的几位堂姐和四叔的堂妹阿芸。按当地风俗,陪送新娘的成员要求是新娘的哥哥或弟弟。可因为家父是在外乡工作的国家干部即相当于成功人士,故他的子女也一同升格为贵客,我俩妹妹被一块纳入亲友团行列就不奇怪了。当然,这其中也归功于奶奶、伯母和四婶的大度和关爱。在那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从卫闽回岺前过节,能参加“喜宴”,无异于得到了另外的“加餐”,伯母、四婶把这难得的机会和有限的名额赏给了远道而来我三兄妹,至今除了饕餮美食的回味外还有不尽的感恩。到了堂姐妹们的婆家,受到她们婆家人贵宾般的接待,福清乡下人的善良、质朴、好客至今依然历历在目。此外,每人还收到新娘婆家馈赠的大红包,数额是父母过年给的压岁钱十跳以上,回岺前后自然被家母没收了。这也印证了中国孩儿们“心痛”的一句俚语“好包是给孩子看看后给他父母的”。喜宴时,我三兄妹当仁不让地作为贵宾陪在新娘堂姐妹们身旁,享受着她们婆家人极尽友善的款待,其后带着无穷的回味返回岺前。

海参

龙虾

鲍鱼

聊完儿时参加福清喜宴的尚存的些许印记后,再说说今天的感触。

那时,福清岺前老家的婚嫁是件快乐并苦恼之事。快婚的青年男女无疑是最开心和向往的,因为他们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但对男方父母从订亲伊始,聘金的筹措就够他们伤神一段时间。在不靠山不靠海只能种点地瓜、花生等耐旱作物贫困的东瀚岺前,叔伯家的孩子娶媳妇没有不需要借钱的。前段看一短视频,女主怒怼他新婚老公说:你从别人那里借钱给我父母做聘礼把我娶回家,tmd再让我跟你一起还债,这算什么事?!经历过儿时在福清老家看到的婚娶婚嫁,视频女主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在现在的老卜看来太天经地义。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老家人思维逻辑:嫁女方觉得我养了这么大的女儿现在送给男方家了,即男方家多了一个劳力,那是不是该给女方家一定的补偿。所以,当时福清老家娶媳妇的聘金畸高就不奇怪了,且嫁出去的女儿真如“泼出去的水”,即“覆水难收”,她因为被付过高额的聘金,故娘家有事基本与她无关,除了夫家实力强又愿意施援外。回到故事的起始四婶的“肠肿瘤”治疗过程,就主要由她老两个儿子阿胖哥哥和朝瑞弟弟在操持,堂妹阿芸只偶尔搭一手。术后康复阶段的照顾、陪护更是两个儿子轮流完成。

豪宅

行文至此,现今也就理解早年福清老家人宁愿受处罚也要生个儿子,因为那是他们归宿和退路的保障。其实,中国农村很多地方都有这个共性,它也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除了生儿子是老家人的自己“使命”,另一个也很重要的“面子”工程是必须在村里立一栋房子,如《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经济条件稍改善后,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村里盖栋房。看着叔伯家堂兄弟们那一栋栋20年前左右通过去日本打工赚的7-80万盖的房子,如果按当时的价格随便可以在福州买个豪宅,但他们和孙家兄弟一样,更需要一栋房子来证明他在村里的存在,即便可能投资省城的房产会有更多的收益他们也在所不惜。这点,陕北榆林农村和闽南福清农村算是殊途同归了。

福清老家的喜宴,蕴含的当地人世间百态也折射出乡土福清人赖于生存的方式,也许不够科学、不近文明,但却是这一方乡土人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用心理解后才能真正爱她,如爱“乡土中国????”。

-06-12完稿于欧洲杯丹麦????芬兰????开赛前

PS:故事中大部分借图于朝明哥哥家廷斌结婚时的照片,在此特别致谢,也谢谢今天帮忙上图(冬粉)的侄儿王峰、王强。

卜劳恩二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zd/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