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敷贴小方法,小儿治疗大作用

三伏

即将进入炎炎七月,

三伏天就要到来,

冬病夏治正当时。

敷贴疗法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小儿敷贴广受家长们青睐,

敷贴可治哪些小儿疾病?

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针对广大家长关心的一些常见问题,

今天特邀请了夏以琳主任来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敷贴治疗?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敷贴,又称之为天灸、药物灸。一般选择在“三伏”天进行,即每年的七八月份(农历小暑和处暑之间)。敷贴治疗以中医养生治病思想为指导。中医穴位、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贴敷时将中药研成细粉,用姜汁或米醋调成泥状,根据孩子的体质和病情将药泥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上,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激发阳气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此方法在小儿更有优势。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保护小儿娇嫩的脏腑,副作用小,而且不用打针吃药,小儿更容易接受。

小儿肺气虚弱,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寒冷季节,当气温骤变,气压改变,温度改变均能降低呼吸道的自净排出功能,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哮喘是好发于春秋花木生长繁茂之季,此时空气中致敏花粉较多,过敏体质的患儿在此时极容易发病。另外,在寒冬季节,冷空气还可作为过敏源,直接刺激支气管,引起哮喘的发病。这些呼吸病的易感儿到了夏季,随着气温转热,疾病相应得到缓解,此时是呼吸道疾病治疗的最佳季节。因这时人体毛孔开泄,体液循环加快,有利于中医的驱湿化痰逐瘀治疗,促进体内废物排除,有“用四糧拔千斤”的功效。所以在敷贴的同时进行体质调理是最好的治疗选择,不是一贴了之。

大敷贴和小敷贴

目前小儿敷贴有二种方式进行,一是用中药离子导入,又称大敷贴,二是传统敷贴也称小敷贴。一般大敷贴适合4周岁以上的孩子,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小敷贴治疗。大敷贴每次治疗的时间短,一般是20分钟,医院里进行做。小敷贴的贴敷时间以自身皮肤可以耐受为度,一般从2小时开始逐步延长贴敷时间,如4周岁的孩子贴敷时间是3--6小时,其间需要家长看护观察。敷贴治疗每周贴2次,3周为一疗程。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增加贴敷次数,冬病夏治最好连续3~5年进行。

图源于网络

冬病夏治时间

每年的七八月份(农历小暑和立秋之间),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一般认为,医院敷贴,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哪些患儿适合穴位敷贴?

反复感冒、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敷贴治疗”的注意事项

1.“敷贴治疗”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医院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敷贴穴位的选择、贴敷的时间长短都遵医嘱严格执行.中药穴位贴敷要考虑个体差异。小儿体质与成人不同,所患疾病的表现和预后与成人不同,所以儿科敷贴治疗不能照搬成人的疗法。

2.敷贴方法的选择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年幼(3岁)、好动的孩子选择小敷贴,年长、安静的孩子选择大敷贴。因时间、距医院不方便的孩子选择小敷贴,医院方便的孩子选择大敷贴。

3.贴敷期间,如果遇有哮喘急性发作、发热、腹泻等疾病,请及时与医生联系,暂停贴敷。

4.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瘢痕体质者、2岁以下患儿,不适合贴敷。

5.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现象,不要用手搔抓。若皮肤出现水疱,可涂金霉素软膏以防感染,敷贴2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6.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夏季少吃冷饮、冰水等寒凉之品,否则易损伤脾阳,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也不宜进食羊肉、桂圆等大热食物,以免过火,变生它病。

图源于网络

预约信息

SIMC中医科自即日起开始接受登记预约。

-、。

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zd/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