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指2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紊乱的一些病征。其中喂养不当是引起婴儿腹泻的常见病因之一。如过早地喂食大量淀粉或糕饼、豆粉等食品,尤其对3个月以内的婴儿很容易引起腹泻。气候变化过快,温差过大,受凉后导致肠蠕动增强,或气温过高,消化酶分泌减少,均可引起腹泻。某些过敏体质的婴儿,外表虚胖,常有湿疹,较易发生腹泻。
此外,婴儿和成人一样,细菌及病毒感染也是常见的病因。致病菌有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肠炎菌及沙门菌等。病毒则以轮状病毒、腺病毒、诺瓦克病毒为多见。其他如霉菌性肠炎,可发生于营养不良、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后。还有如肠梨形鞭毛虫感染,偶尔也可引起腹泻。
引起腹泻的原因
造成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致病菌和病毒。这种叫肠炎。细菌引起的有痢疾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病毒引起的为病毒性肠炎,其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还有一种近几年来发现的轮状病毒,因其形态似车轮,因此而得名。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多在夏季,所以也称夏季腹泻。病毒性肠炎多见于秋季,故也称秋季腹泻。这类腹泻也称感染性肠炎或感染性腹泻。
2.饮食质量问题。吃了不新鲜或变质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常常又吐又拉,称为急性胃肠炎。因为食物的量或质超过了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以致负担过重引起腹泻的叫消化不良,也即中医所说的“伤食泻”。
3.其他。胃肠道以外的其他系统有病时,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腹泻者,称为肠道外消化不良。因食量不足引起的腹泻叫饥饿性腹泻。在正常情况下大便次数增多的称生理性腹泻。
腹泻引发的脱水及防治
小儿腹泻常有脱水的症状,脱水是指患儿较快地消瘦、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肤苍白甚至发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窝下陷,粘膜干燥,腹部凹陷,脉细数,血压降低和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防治措施:
1.米汤加盐溶液
配制方法:米汤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ml煮2~3分钟。
预防脱水:先给20~40ml/kg,少量多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2.糖盐水
配制方法:白开水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剂量服法同上。
3.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
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ml;
年龄2~10岁,每天应提供ORS液ml;
年龄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ml。
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则喂患儿一些上述原则中所提到的液体或看医生。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