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发热不能依赖药物加强散热是关键

发热是婴幼儿常见的症状,婴幼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这常让许多家长忧虑不已,但又不能乱用药。那么当宝宝发烧或高热不退时,家长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降低体温呢?

医院儿科护士长郑晓蕾说,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由于体内致热源(比如感染或过敏)刺激体温的调节中枢导致体内的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的一种失衡现象。所以退热就需要以减少产热,增加散热为出发点。

“目前的口服退热药确实可以改变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但郑晓蕾强调,这样只能做到退热的前提,要想根本退热,关键还是需要散热。

补充水分有助散热

一般情况下,人体散热有4种途径,即皮肤、呼吸、排尿、排便。其中皮肤蒸发水分是散热的最主要途径,占到所有途径的90%以上。郑晓蕾指出,退热过程主要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实现的,如果体内水分不足,退热效果就会受限。

因此,小儿发热期间首先一定要尽可能地保证婴儿液体的摄入。大量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适合于所有发热的患儿。在饮水出汗后,水分的蒸发又可帮助退热。而且,增加饮水也可使排尿增多,从而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再有,在适当提高室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患儿的穿盖衣物也有利于皮肤的散热,因此不能给发热的孩子捂汗。

郑晓蕾提醒,婴幼儿生病时一般不喜欢喝水或喝奶,这时家长一定要耐心少量地多次喂养,从而增加患儿体内的水分,更有利于退热,否则服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物理降温散热

洗温水澡、用温水毛巾湿敷是很好的物理降温方法,敷冰袋或冰贴也会有一定的局部降温散热的效果。“虽然物理降温比较麻烦,需要家长不断地去擦拭患儿的身体,但还是比较安全有效的。”郑晓蕾说。

物理降温主要有两大形式,即冷降温和温降温。

前面提到的敷冰贴或冰袋,导致局部皮肤降温的方法即为冷降温。需要注意的是,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患儿局部皮肤冻伤。且当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时,要马上停止使用。

而温降温是在提高环境温度的前提下,用温毛巾湿敷患儿的身体、额头等部位,或是洗温水澡。由于水分蒸发是个吸热的过程,所以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从而有利于患儿体内热量的散出。当然,如果宝宝发热时精神状态较好,也可以多洗澡。但是,在洗澡时也要特别注意防止患儿着凉。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容易引起患儿全身的血管扩张、增加耗氧,从而导致患儿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来源:中国医药报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yh/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