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气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不通畅或梗阻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胃肠蠕动排出体外,气体聚于胃肠道内称胃肠气胀。
肠胀气,妈妈实现纯母乳喂养道路上的拦路虎,一定要好好的认识它。
很多父母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宝宝在熟睡的时候突然哭闹,或者不停的要吃,或者只接受抱睡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肠胀气的表现。
肠胀气有时候发生在夜间,有时候则是全天。这时候对于新手父母来说,要区分宝宝的状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很重要,然后加以耐心和安抚的技巧。一般4~6个月的时候随着宝宝的活动量加大,自身发育的更完全,症状会逐渐消失。
肠胀气的状态:
1.睡觉不踏实:睡觉的时候会使劲,手和腿蜷缩起来,发出使劲的声音,有时候脸还会憋红;
2.抱睡:以为宝宝睡熟了,但是放下就立刻醒,多数宝宝如果喜欢抱睡都应考虑可能是胀气的原因;宝宝蹬腿等动作,其实都是想自己按摩自己的肚子,而家长抱着就很好的解决的按摩的问题,这时候可以使用背巾,这样大人也不会很累;
3.爱趴着:趴着的时候会稍微安静一点
4.吃奶不老实:总是蹬腿或拉扯乳头;如果侧躺喂奶,孩子可能会一直蹬脚,然后身体一直向上蹿;
5.不停的要吃:每次含上乳头之后就不哭闹了,所以家人以为可能是饿了,其实是宝宝找到了安抚的方法,但是吃的太多,又会加重胀气;
6.哭闹:突然的剧烈的哭闹,肠绞痛间歇性、哭声大、尖,明显是很痛苦的样子。
7.放屁、排便:有的宝宝会放屁,这是典型的胀气特征之一。通常胀气的表现在宝宝排气和排便后有所缓解。
胀气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1.前奶过多的摄入:前奶含的糖分较多,乳糖在肠胃里发酵,会引起过多的气体。所以,妈妈们可以试着尽量让宝宝吃空一边乳房,不要太频繁的换边吃,这样前奶后奶都吃到了。肠绞痛发作时会间歇性的尖利的哭(疼的时候哭,疼的间歇就比较安静,有时甚至能睡着,再疼了会突然哭醒),哭声非常大和痛苦,给奶会哭的更大,绝对不吃奶,是肠胃难受,吃奶会加重。肠绞痛用飞机抱,竖抱能缓解,一横抱就会拼命反抗。
2.吃的太多:其实可以想象,有时候我们成人在食用了过多的食物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更不用说肠胃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小宝宝们。
3.吃的空气过多:有些妈妈们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拍嗝呢,建议是,如果宝宝睡着了就不用拍了,这样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还有就是避免孩子在大哭的时候直接喂奶,这样也会引起吃到的空气过多。最好是先安抚,待宝宝有平静的趋势的时候再喂奶,可以减少空气的摄入。
4.母乳的含量:妈妈们食用的一些食物,也有可能会加重宝宝的胀气,比如豆类、带壳的贝类、牛奶、海鲜、西兰花、西红柿、青椒等。针对于这些食物,可以通过妈妈饮食的调整来发现。
解决方法:以下几种都是帮助按摩宝宝的肚子:
1.可以试用飞机抱、或帮助宝宝做躯体动作
2.平时让孩子多趴趴,或者趴在大人的肚子上;
3.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肚子;
4.家长扶住宝宝的双腿,进行自行车蹬的动作
5.可以给孩子吃一点益生菌,补充肠道有益菌,帮助消化,便于排气也很好。
小儿推拿,好在哪儿
不生病时,增高益智、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让孩子少生病或不生病。
生病时,辅助缩短病程、减少用药,遇到一些小病如感冒等,孩子可以不用服药、打针……
病愈时,帮孩子尽快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力,以免再次生病,医院的风寒苦疾、医院排队交叉感染、吃药打针的副作用。
陪伴时,通过小儿推拿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增进与孩子的沟通,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感冒、发烧、咳嗽、厌食、腹泻、便秘等常见疾病,用小儿推拿干预效果显著:
年龄:0-14岁的孩子都适合接受推拿治疗,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治本:凭借特有的手法与穴位,不断促进身体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病痛,并配合饮食结构的调理,减轻病痛、消除病症。
绿色:无痛苦、无药物的刺激,安全、温和的调理,有助于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
小儿推拿可以很好的缓解婴幼儿肠胀气和肠绞痛。
补脾3分钟,清大肠-次(清利肠腹,消积导滞),点揉一窝蜂(-次)温中行气,散寒止痛,
分腹阴阳次,摩腹3分钟,下推七节骨次(泻下通便,清利肠腹)
下面介绍个对付肠绞痛的小偏方吧,很有效:葱须炒盐。用葱的须(4、5个)和盐(一小把)一起炒,炒到冒烟,用?小布包装起来,一般会比较烫,再用布包几层,放到小肚子上敷,凉了再敷再换,一般3,4次宝宝就会放屁了,放完基本就没事了。
小儿推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