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报记者:王昊宇
编辑:小一
许多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可能感染上寄生虫病,对于大部分家长的印象,就是在三岁左右吃一次打虫药就行了。但是小孩打了虫也有可能会再次感染,久而久之寄生虫病还会引发诸多的并发症,新视报记者为此专程走访了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让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小儿寄生虫病应如何防治。指导专家:林莉,主任医师,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主任,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新生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儿科及新生儿科各种急救技术,其中年至医院进修NICU及儿内科,于年成功救治出生胎龄26周,体重克的超早早产儿,年在省妇幼进修胚胎遗传学,年在医院进修NICU,同年担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同年成功抢救一例肝破裂大出血休克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儿并得到湘雅教授的称赞。年在英医院进修NICU及超早早产儿的救治,并参加了全欧洲第52次儿科学年会,圆满完成市级课题《固尔苏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10余篇,年收治患儿约人,临床经验丰富,造诣颇深。
寄生虫分为很多种类,包括肠寄生虫、血液寄生虫或其他内脏寄生虫等。儿童期以肠寄生虫病为最多见,如蛔虫、蛲虫等。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
1.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和腹痛。腹痛多位于肚脐周围或上腹部,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常常会自行缓解。疼痛时,家长可以揉按压小孩腹部,一般由蛔虫引起的腹痛不会因为按压而更加疼痛,就是说不是腹肌紧张引起的疼痛。个别小儿还会表现为有偏食或异嗜癖,如吃炉渣、土块等。还会发生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有时可吐出或便出蛔虫。
2.精神症状会引起小孩精神不宁、易怒、磨牙、易惊等。过敏可引起顽固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个别严重感染在某些诱因下(如感冒、消化不良、劳累等),可突然发生惊厥、昏迷。
3.营养障碍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
4.蛔虫蚴虫引起的症状过敏症状(死亡虫体的异性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鼻或喉黏膜刺激等症状)。
5.蛔蚴性肺炎(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短暂轻咳,重者可出现发热、咳嗽、气喘、咳痰或痰带血丝,肺部体征常不明显)。
6.并发症当蛔虫过多,寄生环境发生改变(如发热、脱水、胃肠功能紊乱等)或驱虫药量不足时,可激惹蛔虫骚动及乱窜,而产生各种并发症,如①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占严重合并症的64%;②蛔虫性肠梗阻不仅是蛔虫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进一步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和肠坏死。③阑尾蛔虫征、肠穿孔、腹膜炎等。
那么如何判断与检测小孩肚内是否有蛔虫呢?如孩子常有不定时的轻微脐周腹痛,伴有消瘦,食欲欠佳;或有喜欢吃土块、炉渣等不良习惯,则应高度怀疑蛔虫症。
治疗蛔虫症的主要措施为驱虫治疗。目前常用驱虫药有肠虫清、安乐士、噻嘧啶、左旋咪唑等,每次服用一种药物即可。
具体服法应严格遵照医嘱。服用驱虫药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孩子腹痛明显或患有其他疾病(如发热,吐泻)时,不应进行驱虫治疗,以免使虫体钻入其他部位,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②最好在孩子空腹时服用驱虫药,这样可使药物在肠道内充分地和蛔虫相接触,使虫体麻痹或死亡后排出。
③有些驱虫药能溶解在酒或油中,从而可被人体过量吸收,并有产生毒性的可能。
④服药前后应尽量保持排便通畅,以利于被药物作用致死的虫体尽快排出。
那么,如果小孩已经出现了蛔虫引起的并发症,又该如何医治呢?
①胆道蛔虫症(蛔虫进入胆道后引起,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钻顶样绞痛,病人转碾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十分痛苦。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可吐出蛔虫。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畏寒、高热或轻度黄疸)。
②蛔虫性肠梗阻(大量蛔虫在肠管内扭结成团,可致肠腔堵塞,或因蛔虫刺激发生痉挛性肠梗阻,驱虫治疗不当会诱发此病,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和呕吐)。
③阑尾蛔虫征、肠穿孔、腹膜炎。以医院急诊治疗,切不可因服用了驱虫药,而麻痹大意。
很多的家长认为小孩打过虫了,就不会再感染蛔虫了;并不是,在感染程度高的地区最好每隔3至6个月就驱虫一次。而2岁以上的宝宝,每年也可口服一次打虫药,来避免出现再感染的可能性。
医生提醒:预防肠道蛔虫病应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吃未洗净的蔬菜瓜果等。最后,驱虫时间宜在秋冬季。
长按识别‘衡阳广电新视报’白癜风的治疗办法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