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常见于小儿,大人也会患蛔虫病。蛔虫病是指像蚯蛔线虫式的虫子,称为蛔虫。是人体内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大多数寄生于小肠内引起蛔虫疾病。
体内寄生蛔虫后,会引起食欲异常,脐周疼痛、或时痛时不痛,便后可见有蛔虫。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临床上一般以小儿患病多见,并且以肠道蛔虫多见。患病后影响患者的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如果患病严重还可能危及生命。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患蛔虫病症状
患有蛔虫病常见的症状:脐周围疼痛、食欲不振、容易饥饿、腹泻、便秘、荨麻疹等,小儿患者常见有流口水、磨牙、烦躁不安等,如果患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肠道内的蛔虫还可以根据寄生环境而变化如果患者高热时,蛔虫可以在肠内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而形成蛔虫性肠梗阻,患上这样的疾病后,因为肠内成团的蛔虫阻塞,患者就会出现剧烈的阵痛,疼痛常发生在剧烈的阵法性腹部绞痛。疼痛部位以脐部为主,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甚至吐出蛔虫,触诊时可以在患者的腹部触及移动的腊肠样肿物。蛔虫严重时可发生蛔虫性肠梗阻后发展成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或套叠,病情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蛔虫可以穿过肠壁,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如果这样的病例不能及时手术会有可能致死亡。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外貌判断是否患有蛔虫疾病?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小儿的家长。也常常有家长带小儿到门诊请医生帮助诊断是否患病。下面黎医生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舌诊这是很常用的一种简单的诊断方法,部分家长首先也是从舌诊判断小儿是否患蛔虫病。
首先我们观察患者的舌尖,是否可见有红色小点;其次观察舌中部的舌苔,如果患者的舌苔出现有花剥样的改变,提示是患有蛔虫,需要驱虫。
●甲诊:观察指甲也是一种简单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观察患者的指甲背面,如果可看见有灰白色的斑点,提示是体内有蛔虫了,而且斑点的大小与多少和蛔虫的大小与多少是成正比的关系。
●目诊:简单理解就是通过看眼睛判断。观察眼睛不是简单看一下就能下结论的,而是需要这样观察;
1,要把眼睛的眼睑上下翻开观察内部和外部,如果眼白处可见有针尖至绿豆大小、不规则的蓝色样斑点,提示是体内有蛔虫了,需要驱虫治疗。
2,观察白眼睛上部的小血管顶端及旁边,如果可见有呈蓝色、青黑色或紫褐色的、圆形的,如针头大小的斑点呈现;提示体内有蛔虫了,需要驱虫治疗。而且斑点的大小与多少和蛔虫寄生的大小与多少呈正比的关系。
3,观察眶下的颜色,如果患者出现黯淡无光彩样,提示体内有蛔虫,
●面部诊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面部做出判断,也是很多家长简单应用的一种判断方法之一。观察脸的中部附近颧骨附近,如果出现有白斑,提示体内有蛔虫了。需要驱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