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直通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院临港

近日,医院临港院区急诊接诊了一位因进食后突发上腹部疼痛的孕妇,因病情危急,我院立即启动高危孕产妇应急抢救流程。普外科、妇产科、放射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通力协作,成功手术切除患者因腹内疝导致的坏死肠管,术后孕妇转危为安,目前已康复出院。

高危孕妇命悬一线

日前,一名24岁、怀孕20周的孕妇进食后突发上腹部疼痛明显,伴剧烈呕吐、胸闷气促,来我院急诊。来院后患者腹痛加剧,呕吐频繁,体温升高,胎心时快时慢,上腹部压痛明显,病情十分危急。

医院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在医务科胡九东副科长协调下,立即把患者送到放射科做增强CT以明确病因,并组织普外科、妇产科、放射科、消化内科等相关科室在放射科大会诊。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张开华和李光超仔细读片后考虑患者是腹内疝引起绞窄性肠梗阻伴肠坏死。普外科袁周主任也认为患者为绞窄性肠梗阻伴肠坏死伴感染性休克,腹内疝往往发病急骤、病程进展快,而且患者是孕妇,病情十分紧急,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医务科随即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至急诊手术间。

腹内疝解剖图腹内疝原理图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齐心协力与死神赛跑

10分钟后患者进入了手术室,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血压低、心率快,意识淡漠等感染性休克的症状,病情已经十分危重!临港院区麻醉科副主任焦志华立即用升压药处理后行气管插管麻醉。一打开腹腔后就发现腹腔内大量伴有刺鼻的腥臭味暗红色液体,同时有大量坏死肠管,这些坏死的肠管扭曲成一团,证实了CT诊断——先天性腹内疝,肠管疝入先天性小肠系膜裂孔,导致了肠管缺血、扭转坏死。临港院区普外科主任袁周和副主任陈风的手术团队仔细分离松解疝入的肠管,很快坏死的肠管便全部浮现眼前,几乎占了全部小肠的四分之三!切除的坏死肠管超过3米!因为使用吻合器吻合肠管又要牺牲一小段小肠,为了尽可能的为患者保留足够长的肠管以防止短肠综合征发生,袁周主任当即决定行手工吻合肠管,吻合后肠管长度在cm左右。当残存小肠长度太短,不能吸收提供维持机体正常需要的营养就会出现短肠综合征。因此,手工吻合所保留的肠管对孕妇的康复和宝宝的营养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术中患者尿量只有几毫升,有严重酸中毒(PH:7.1)和低血压的症状,在麻醉科副主任焦志华有条不紊地配合下,袁周主任完成小肠吻合后,患者血压趋于稳定,尿量有所增加。

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术后第二天早上患者已完全清醒,为了保障患者和胎儿顺利恢复,医院成立了包括普外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医务科等部门在内的17位人员组成的治疗小组,每天监督、汇报病人的情况,在临港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邹龑团队和治疗小组精心治疗下,患者顺利度过了术后危险期,3天后有了排气、排便。六院妇产科吴氢凯主任和产科蒋荣珍主任,以及临港院区妇产科黄红玲副主任对患者及胎儿情况进行密切的治疗及监测,对患者耐心地叮嘱注意事项,为病人术后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你们,你们是最优秀的、最敬业、最专业的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出院时范女士(化姓)对全体医务人员哽咽感激,留下了幸福的眼泪。

多学科协作是关键

袁周主任提到,先天性小肠系膜裂孔疝十分罕见,小肠系膜先天性形成一个裂孔导致小肠袢穿过肠系膜裂孔形成内疝,发生肠梗阻、肠扭转、肠坏死,肠坏死后引起感染性休克,很快危及患者生命。该患者是年轻孕妇,病情的快速发展会危及母子两条生命。我们是在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尤其在抢救过程中主要是体现“迅速”二字,从放射科会诊、与家属谈话签字到手术开始整个过程只用了1小时左右,充分体现了我院临港院区危重孕产妇救治水平和多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六院临港院区所有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全力以赴,没有轻言放弃,通过多学科综合救治能力,用精湛的医术,让患者和她的孩子绝处逢生。

来源:普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jc/9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