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一、A1
1、关于血栓形成的条件描述错误的是A、血管内皮损伤
B、新生血小板增多
C、组织因子释放
D、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E、涡流形成
2、下列有关梗死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双重血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
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发生无影响
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发生
D、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发生
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
3、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A、血栓形成
B、血栓栓塞
C、血管严重受压
D、动脉痉挛
E、动脉壁肿瘤
4、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A、肾、肠
B、脾、肺
C、肺、肠
D、心、肠
E、肾、心
5、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A、心、脑、肠
B、肾、肠、脑
C、心、脾、肾
D、脾、心、肺
E、肾、心、肺
6、DIC发生常伴有下列哪种栓塞A、羊水栓塞
B、脂肪栓塞
C、空气栓塞
D、血栓栓塞
E、化脓菌栓塞
7、下列哪种栓塞是由于减压病引起的A、血栓栓塞
B、脂肪栓塞
C、羊水栓塞
D、气体栓塞
E、异物栓塞
8、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的血栓栓子最常引起哪个器官的栓塞A、肝
B、脑
C、心
D、肺
E、肾
9、血液循环中血栓随血流运行发生相应的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之为A、梗死
B、血栓形成
C、血栓运行
D、血栓栓塞
E、栓子
10、肺动脉及其分枝栓塞的栓子来源于A、二尖瓣的疣状血栓
B、主动脉瓣的赘生物
C、体静脉和右心房的血栓
D、动脉及左心房的血栓
E、左心室附壁血栓
答案解析:
一、A1
1、
D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可对抗血栓形成,故D错误。
2、
B
血栓形成是梗死的最常见原因。
任何引起血管管腔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的原因均可引起梗死。
1.血栓形成:是梗死的最常见原因,如心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可分别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趾、指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趾、指梗死(坏疽)等。
2.动脉栓塞:也是梗死的常见原因,在肾、脾和肺的梗死中,由栓塞引起者远比动脉血栓形成引起者多见。
3.血管受压:闭塞动脉受肿瘤或其他机械性压迫而致管腔闭塞时可引起局部组织梗死,肠套叠、肠扭转和嵌顿性疝时肠系膜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同时肠系膜动脉亦因受压而致输入血量不同程度地减少,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停顿,亦可引起肠梗死。
4.动脉痉挛:发生动脉痉挛,亦可能引起心肌梗死。
3、
A
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因为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多因动脉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引起。另外,血栓栓塞、血管严重受压、动脉痉挛、动脉壁肿瘤也在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4、
C
肺发生梗死常伴有肺淤血,而肠梗死的前期也常发生在淤血的基础上,因此两个器官梗死时均为出血性梗死。
5、
C
梗死是一种坏死,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坏死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坏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梗死是单指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根据含血量的多少,梗死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贫血性梗死发生于动脉阻塞,常见于心、肾、脾等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血管细而少的器官。
6、
A
羊水栓塞是分娩中,羊水进入子宫壁开放的静脉和血窦内,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分支,引起栓塞。同时,羊水中含有促凝血物质,可引发DIC,导致患者出血、休克死亡。
7、
D
减压病又称“沉箱病”,主要见于潜水员从深海高气压环境迅速升至水面正常气压环境时,原已经溶解于血液的氮气快速游离,形成气泡,引发广泛气体栓塞,这称为减压病。
8、
D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脱落后沿体循环回流至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至肺循环,肺动脉栓塞95%栓子来自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
9、
D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互相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沿血流运行方向阻塞相应血管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如果栓子为血栓栓子,这个过程则称为血栓栓塞。
二者的区别在于:血栓栓塞强调血栓沿血流运行方向阻塞相应血管管腔的过程,血栓形成强调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10、
C
下肢的血栓沿静脉回流,经髂总静脉进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右心室,通过肺动脉瓣进入肺循环,最终停在某个肺小动脉里(管径越来越小,栓子流动到其中某处就被卡住了)
左室的血栓脱落后,经主动脉瓣进入升主动脉,然会可能会进入颈总动脉(进入脑部发生脑栓塞)、头臂动脉(发生上肢的栓塞)、进入胸主动脉,然后是腹主动脉(发生内脏栓塞,如脾、肾、肠)。
百通医学VIP题库开通了
+核心考点试题
+历年笔试真题
千锤百炼,夯实基础
完全免费,只为通关
参与方式1、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