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腹泻,是新生儿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是由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差,不能抵御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积食、过敏、感冒也会引起腹泻,父母在喂养过程中一定要当心。
腹泻的判断方法:
腹泻时,孩子的大便稀薄、水分多,成蛋花样或为绿色稀便,严重者水分甚多而粪质很少。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每天大便是1到12次都不属于腹泻;人工喂养的孩子每天大便五次以上,大便中出现鼻涕状粘液或含大量水分,就可以判断为腹泻。
腹泻孩子的护理:
喂养不当所致的腹泻应在一到两天内减少奶量,或把奶液稀释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一般可以奏效。也可外服益生菌,以调整肠道正常菌群,保护黏膜,并借以止泻。
腹泻时,父母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腹部,不要让孩子着凉了,还可给孩子口服补液盐。每次大便后,父母应清洗干净孩子的肛门口,还应注意勤换尿布,以防出现红屁股。
那些腹泻应该特别重视:
如果孩子的大便有脓血,并伴有食量减少、呕吐、尿少等症状;或大便呈稀水一样,每天达10到20次,伴有高烧、嗜睡,甚至出现手脚凉、皮肤红、呼吸重,口唇呈樱红色,口鼻周围发紺,唇干,眼窝凹陷等情况。父医院诊治抢救。
便秘:
正常新生儿起初每天大便三到六次,几周后减少到每天一到两次,如果孩子两天才有一次大便,或大便干结、偏硬,颜色发暗,可能就已经便秘了.
引起便秘的原因
孩子饮食不当:由于配方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容易导致婴儿上火,造成大便干燥。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容易发生便秘。
母亲饮食不当:母亲吃太多辛辣、燥热的食物,也会引起孩子便秘。
奶量不足: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如果吃奶太少,或呕吐较多,
就会引起暂时性的吴大便。
疾病影响:肛门狭窄、先天性肌无力、场馆功能不正常、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也会造成新生儿了便秘。这种情况引起的便秘,应该立即就医,及早诊治。
精神因素: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如惊吓、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孩子也会出现暂时性的便秘现象。
如何预防
改善饮食:最好实行母乳喂养。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就要给人工喂养的孩子适量的喂一些水或稀释的鲜榨果蔬汁,以增加孩子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肠道蠕动,促使排便通畅。
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根据孩子的进食规律,弄清楚孩子的排便时间,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
增加活动量:父母应该多抱孩子,多帮孩子揉腹部,保证孩子每天达到一定的活动量,不要长时间让孩子独自待在婴儿床上。
发现孩子便秘,怎么办:
一、可使用益生菌调理肠胃。
二、按摩通便:让孩子仰卧,手掌向下平放在孩子的脐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摩擦,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每天按摩三次。
三、外用药物通便:如果便秘十分严重,父母可使用婴儿开塞露为孩子通便。但动作一定要轻,以免弄疼或弄伤孩子。
辨别攒肚与便秘:
便秘:是指孩子的两天以上不大便,且大便干结,偏硬,颜色发暗,孩子拉大便时有痛苦感。
攒肚:是指孩子两天以上不大便,但大便软硬适中,颜色正常,孩子拉大便时无痛苦感。
攒肚一般在宝宝满月后出现,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优家-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