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红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十个新生儿九个有黄疸,可以说,黄疸是每一个新生儿都绕不过的“小坎”!宝宝黄疸了怎么办?一定要照蓝光吗?要停母乳吗?带着疑惑和问题,医院相关专家的详细解答!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当血清中胆红素达到5~7毫克/分升时,就可以在新生儿皮肤上见到黄疸,黄疸先在脸部,尤其在鼻子上明显可见,随着黄疸的程度加重,逐渐向躯干四肢发展。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

(1)新生儿红细胞的量较多,出生后随着肺呼吸的建立,过多的红细胞很快地被破坏,使胆红素增多。

(2)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摄取胆红素能力不足或酶含量少活性低,使肝脏结合、排泄胆红素减少。

(3)新生儿早期肠道缺乏正常菌群,当胆红素经过肠道时,形成尿胆原较少,胆红素被肠粘膜重吸收。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区别?

1生理性黄疸

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消退。其属生理现象,一般无需处理,让宝宝多吸吮母乳,促进大小便排出,即可自行消退。面部、颈部皮肤呈浅黄或柠檬色,巩膜微黄,尿黄不染尿布。过程一般不超过两周。宝宝精神佳,吃奶香,吸吮有力、哭声响亮。

2病理性黄疸

一般出现得早,进展快,多由疾病引起。在出生后12-24小时就会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限。一般较重,皮肤呈金黄色,四肢、皮肤甚至手心、脚心都黄染,尿染黄尿布,血清胆红素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数值。病程超过两周,或消退后再次出现。表现为精神差,吃奶不香,吸吮时口黏,甚至抽风。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生后1~2天由于母乳喂养奶量不足,可引起胎便排出延迟,肠道回吸收胆红素增多,表现与生理性黄疸相同,只是黄疸程度超过了生理性黄疸。只要早开始喂奶,增加喂奶次数,大便次数增加了,黄疸就可自行消退。如黄疸持续时间长或较重,手足心已出现明显黄色,但新生儿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可暂停喂母乳2~3天,用配方奶替代,黄疸可明显消退,以后仍可继续喂母乳。

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

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才可增加肠道内的胆红素排出量,减少体内胆红素水平,进而达到降低黄疸的效果。

2.光照疗法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3.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4.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5.手术治疗

新生儿重度黄疸,需要接受必要的手术治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jc/2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