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案例:最近有一位妈妈问,刚出生的宝宝混合喂养,每天傍晚哭闹不止,伴有满脸通红,全身紧张,偶尔还会放屁,是怎么回事?
这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肠胀气。
那么,肠胀气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宝宝吃奶时吸入太多空气。
1、宝宝饥饿太久,哭闹时或吃奶太急都容易吸入空气。
2、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姿势不当,容易吸入空气。
3、奶瓶喂养的宝宝,由于奶瓶或奶嘴尺寸不合适,容易吸入空气。
第二、宝宝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
1、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进食太多高脂肪的食物或汤水。
2、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由于奶粉的成分原因,造成胃肠道不耐受。
3、添加辅食后,进食过多红薯、栗子、豆类等粗纤维食物,也易引起肠胀气。
第三、过度喂养的宝宝。
常见于人工喂养宝宝,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奶量够一天的总量就可以,如果每一次哭闹就给奶,或是不恰当地增加奶量,容易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肠胀气。
(关于不同月龄奶量请看这里)
宝宝生长缓慢的原因,你中了哪一条?
第四、先天性肠发育不良、先天性巨结肠造成肠蠕动缓慢,大便排空延迟。
解决办法有哪些?
1、尽量纯母乳喂养,妈妈应该及时给予安抚,尽量避免在宝宝饥饿过度、哭闹不止的时候喂奶。妈妈应该及时给予安抚。
2、多让宝宝俯卧,有助于减轻肠胀气。
3、多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4、可采用“飞机抱”姿势,缓解宝宝肠道不适感。
5、母乳喂养宝宝,喂奶时含接姿势应准确,避免吸入空气。
6、奶瓶喂养的宝宝,喂奶时宝宝应竖直上半身喂,不应躺喂。
7、母乳妈妈不应进食过多油腻汤水或豆类制品,以免加重宝宝肠胃负担。喂奶前先喝一杯热水有助于下奶。
8、刚添加辅食的宝宝,不宜进食过多豆类、薯类等粗纤维食物。
9、肠胀气严重的宝宝,可服用西甲硅油、益生菌或乳果糖口服液以促进肠蠕动,缓解肠胀气。
10、排除器质性原因,多数肠胀气2-3个月时会逐渐好转。
11、必要时,医院儿科就诊,有器质性及先天性肠道疾病者,手术治疗可解决。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链接
有关新生儿黄疸的小贴士
小儿湿疹的调护
关于宝宝便秘你该知道的事
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日常护理
你的宝宝补对了吗?
宝宝生长缓慢的原因,你中了哪一条?
育儿路上的那些事儿
更多文章请扫描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