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不过三,过三必有殃”意指大规模疫病不会超过三年,超过三年必有灾殃。是否准确尚无定论。
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短短几年内,有超过5亿人感染,超过万人不幸丧生,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未能幸免。
如果在年初,有人预言这一切,恐怕会被认为是疯话。然而,这正是这场疫情的残酷现实。
每一种瘟疫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它们常常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攻击,比如某些瘟疫喜欢侵袭低龄儿童,而另一些则更倾向于在老年人身上寄生。
因此,我们在面对瘟疫时,必须认识到一点小错误可能会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因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古语云:“大疫不过三,过三必有殃。
”历史记载也证实了这一点,瘟疫通常在三年内就会消退,但超过三年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呢?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警惕。
这番话是否有道理呢?历史上有哪些灾难给人们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呢?是否有哪位伟大的科学家曾对灾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呢?
灾难究竟来自何处?“灾难”这个词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它从未缺席。根据现代人的理解,灾难主要分为在人类中传播的灾难和在动物中传播的灾难,但也有动物感染疾病,进而传染给人类的情况。
那么,灾难究竟来自何方呢?实际上,灾难是一些传染病的统称,它的出现没有任何先兆。
由于某些具有强传染性的微生物的传播,当这些微生物找到了适宜它们生存的寄主之后,就会迅速地扩大地盘。首先是感染了寄主周围的人,然后就开始成倍增长,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疾病。
起初,这种疾病还被叫做“温疫”,温即温暖的意思,古人认为,四季的更替过程中,气温的高低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夏天天气炎热,如果过于炎热就会引发热病,而症状较轻的则为温病,症状较重的则为热症,如果发病时间较慢的则为温病,立即表现出不适的则为热症。
冬季气候寒冷,易引发温病,而夏季气候炎热,空气闷热,易引发热病。疫病则指某一群体突然爆发不知名的病症,而疫病通常表现为温热病的症状,因此温疫常被用来表示某类传染性极高的疾病。
后来人们发现动物也会传播病毒,加上生活在野外的动物很脏,人们认为动物皮毛是散播瘟疫的一大来源,于是“温疫”变成了“瘟疫”。
然而,古人的认知方式很浅薄,认为罪过都来自动物,而瘟疫的另一种起源是自然灾害,许多人不理解自然灾害和瘟疫之间的联系,但人们常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是有科学道理的。
灾害过后,环境遭受破坏,水源水质存疑。比如洪水过后,微生物进入地下水中,难以察觉。饮后,微生物可能进入胃里,胃酸无法消灭它们。
微生物在人体内存活并散播病毒,排泄物传染他人。
地震后的防疫工作同样适用于应对瘟疫。地壳的剧烈运动改变了地下水的品质,而震源的深度和位置也使得某些微生物可能在地震波的作用下到达地表。
因此,灾区中看到的大量防疫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上,瘟疫的出现是无法预测的,它在《周礼》中被描述为“四时皆有疠疾”,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爆发。
《吕氏春秋》则警告说,“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即春季的炎热天气可能导致瘟疫的爆发。因此,我们需要尽最大可能减轻瘟疫对人们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吕氏春秋》和《周礼》中的观点并没有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而被限制,反而在后世得到了验证。
而在我们现存的最早的古籍《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了“无论大小,病状相似”的论断,这实际上是想要强调瘟疫的临床表现是非常相似的。
通常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关节痛或喉咙痛,因为这些症状与风寒病非常相似,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会误以为自己感染了风寒,从而忽视了防护措施,无意中将疾病传染给了他人。
曹植曾经记录过瘟疫的后果,公元年,流行疾病导致了大量的人死亡,他经过的每一户人家都在哀嚎和哭泣,他们为突然失去亲人的悲痛而感到心痛。
虽然丧命一人尚算幸运,但也有家庭遭受灭顶之灾,瘟疫犹如绝户之灾,令无数人痛苦不堪。王粲在《七哀诗》中描述道:“白骨盖原野,抱子弃荒途”,在他的视线中,所见之处皆是累累白骨,白骨之多甚至覆盖了草地,让人无法辨认原貌。
有些人在瘟疫的肆虐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瘟疫带来的灾难远超过死亡,生还者承受着更大的煎熬,他们饥肠辘辘,口渴难耐,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控制,他们只能坐以待毙,这样的感受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王粲笔下的悲惨故事,让人痛心不已。母亲为了生存,无奈将亲生骨肉遗弃荒野,留下撕心裂肺的哭喊。母亲虽不舍,却只能频频回首,无法伸出援手。
王粲如实记载,感叹灾难的无情,却也未能幸免于疫病的侵袭。历史上,瘟疫曾多次肆虐,14世纪的黑死病更是让欧洲陷入恐慌。
许多人相信,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商人将病毒带到了欧洲、北非乃至全球,导致了黑死病的大流行,造成了高达万的人口死亡。
另一种说法则指出,那次瘟疫夺去了两亿人的生命,而传播源仅仅是微小的跳蚤和黑鼠。提到老鼠,就不能不提到鼠疫,这是一种让人类感到极度恐惧的瘟疫,没有其他瘟疫可以与其相比。
鼠疫的传播范围遍及全球,更可怕的是,从发病到死亡只需极短的时间,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鼠疫的出现让人措手不及,而且其传染性极强,甚至只是路过死尸身边,也可能被感染。
当时人们恐慌不安,却无处可逃。
在历史上,美洲曾经历一场大瘟疫,导致原本四五百万的居民在几十年间全部死亡。这场灭绝性的灾难引发了人们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