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损害身体免疫力的不良习惯一定要规避

想要让自己拥有健康均衡的免疫力,一方面我们要拥有有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根除一些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有些坏习惯,比如抽烟喝酒大家都是知道的,并且也会有意地去克服。可是另外还有一些习惯,是我们不太注意甚至不知道的。但是对于这些日常生活小细节,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就会严重危害身体。

那么,究竟哪些有损免疫力的坏习惯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呢?

这里我来介绍一些,大家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

NO.1

睡懒觉。

睡懒觉会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天长日久,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人为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机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

同时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也不利。另外,血液循环不畅,全身的营养输送不及时,还会影响新陈代谢。

由于夜间关闭门窗睡见,早晨室内空气混浊,恋床很容易导致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NO.2

起床先叠被。

起床就叠被,可能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殊不知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污染源。在一夜的睡眠中,人体的皮肤会排出大量的水蒸气,使被子不同程度地受潮。人的呼吸和遍布全身的毛孔所排出的化学物质有种,从汗液中蒸发的化学物质有种多水分和化学物质,如果起床就立即叠被,不让它们散发出去,容易让被子受潮以及受化学物质污染。

NO.3

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的人通常饮食没有规律,容易感到疲倦、头晕无力,天长日久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降低,并会产生胰、胆结石。

NO.4

空腹吃糖。

很多东西都不适合空腹吃,糖就属于其中一种。空腹吃糖的嗜好时间越长,对各种蛋白质吸收的损伤程度越重。由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因而长期空腹吃糖,更会影响人体各种正常机能,使人体变得衰弱,甚至缩短寿命。

NO.5

吃得太饱。

吃得太饱容易引起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应激能力减弱。

经常吃太饱,尤其是过饱的晚餐,因为热量摄入太多,会使体内脂肪过剩,血脂增高,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

吃得太饱,还会引起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在大脑中数以万倍地增长,这是一种促使动脉硬化的蛋白质。脑动脉硬化会导致大脑缺氧和缺乏营养,影响脑细胞的新陈代谢。

经常饱食,还会诱发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等疾病,使人未老先衰,寿命缩短。

NO.6

边吃饭边看电视。

很多人吃饭时看电视,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一顿饭正常的时间是25分钟,在电视前吃饭,要么狼吞虎咽地吃完,要么就是无限制地拖延时间,这样很不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自然对免疫力也没有好处。

NO.7

饭后松裤带。

有人吃得太饱,就喜欢松裤带,这对健康十分不利。饭后松裤带会让腹腔内压下降,消化器官的活动与韧带的负荷量增加,从而促使肠子蠕动加剧,易发生肠扭转,使人腹胀、腹痛、呕吐,还容易使人患胃下垂等病。

NO.8

饭后马上睡。

有很多女孩子吃完饭特别困,会选择睡一会儿,这对健康是不利的。饭后马上睡会使大脑的血液流向胃部,由于血压降低,大脑的供氧量也随之减少,造成饭后极度疲倦,容易引起心口灼热。

如果血液原本已经有供应不足的情况,饭后倒下就睡这种静止不动的状态极易招致中风。所以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

NO.9

蓄胡须。

有些男士以为蓄胡须是个性的象征,可是胡子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性能。当人吸气时,被吸附在胡子上的有害物质就有可能被吸入呼吸道内。这些有害物质中包括酚、甲苯、丙酮、异戊二烯等多种致癌物。

留胡子的人吸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普通空气的4.2倍。如果下巴有胡子,同时又留八字胡,其吸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普通空气的7.2倍。如果再抽烟,污染指数将高达普通空气的50倍。也就是说,你将会比正常人多吸入50倍的有害物质。

NO.10

热水淋浴时间过长。

在自来水中,氯仿和三氯化烯是水中容易挥发的有害物质,由于在沐浴时水滴有更多的机会和空气接触,所以这两种有害物质会释放很多。所以,淋浴时间一定不要过长。

NO.11

赌博。

赌博本身是一种强烈刺激,长期进行赌博,可使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引起激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和呼吸加快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会使人患消化性溃疡和紧张性头疼等病。时间长了,内分泌和免疫力都会受到影响。

NO.12

生活过度紧张。

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中青年人,他们的生命机器在整日超负荷运转,由于他们在心理上的竞争欲强,所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过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后,随之而来的是抗疲劳和防病能力的减弱,进而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以上12种不良习惯会使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使免疫力被削弱,所以我们应尽量避免。每改掉一种不良习惯,我们的抵抗力便会增强一点,我们的健康便会更加有保障!

注:文章来源:《如果医生免疫力低下》

以上图文均来自网络、资料阅览整理或转载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jc/10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