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11

噔噔蹬蹬!~

19级中药10班知识小店今天正式开张啦!

这里有学霸大大们免费提供的学习笔记以及心得

好家伙!这不来白嫖一波!

这周的学习笔记是由10班学习委员,也是大二上学期年级第一蓝紫婷同学整理的病理学题库笔记!?(???)?

(滑至推文底部有病理学题库传送门哦)

01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校园网习题

1.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局部温度升高

B.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C.局部呈鲜红色

D.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E.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静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局部青紫、水肿、漏出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和坏死

2.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

A.肺泡腔内见胞浆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B含脂褐素的心肌细胞

C肺泡腔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

D吞噬脂质的吞噬细胞

E吞噬黑色素的吞噬细胞

3.门静脉回流受阻,可引发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A.脑

B.肝

C.肾

D.肺

E.脾

(题库答案错误)

门静脉主干是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所以门静脉回流受阻脾就会淤血肿大

4.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脏器是

A.脾

B.脑

C.肝

D.肺

E.肾

(题库答案错误)

左心衰:肺淤血

右心衰:肝淤血

5.槟榔肝是指

A.肝细胞肿胀

B.肝细胞脂肪变性

C.慢性肝淤血

D.肝硬化

E.肝细胞萎缩

槟榔肝:肝的切面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性区)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

6.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

B.红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纤维蛋白

E.单核细胞

血栓形成过程

血管内膜-血小板(头部)-血小板小梁-白细胞-纤维素网-红细胞-凝固

7.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可见

A.白色血栓

B.混合血栓

C.红色血栓

D.透明血栓

E.疣状血栓

P3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透明血栓/微血栓/纤维素性血栓

8.脂肪栓塞易发生于

A.输血时

B.外伤骨折时

C.静脉注射时

D.潜水作业时

E.分娩时

各种易发部位

①血栓栓塞:肺动脉栓塞——右心/全身静脉系统(门静脉除外),95%来源于下肢深部静脉的血栓栓子(*门静脉的栓子栓塞肝静脉)体循环栓塞——大多来源于左心,少数来源于动脉或动脉瘤内的血栓栓子

②脂肪栓塞:长骨骨折、脂肪组织挫伤和脂肪肝挤压损伤。

③气体栓塞:空气栓塞——颈部或胸部手术和外伤时

氮气栓塞/减压病——潜水工作者易患(机理参考p35)

④羊水栓塞:分娩过程并发症(罕见),可在镜下观察到小动脉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胎毛、胎粪、粘液

⑤其他栓塞:转移瘤、寄生虫或虫卵、细菌栓子等

9.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A.血流缓慢

B.涡流形成

C.心血管内皮损伤

D.血小板数量增多

E.纤维蛋白的溶解酶增加

血栓形成因素: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核心作用:血小板活化

②血流状态改变——血流减慢、血流产生漩涡

③血液凝固性增高——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

10.病理诊断羊水栓塞的依据是

A.肺广泛出血

B.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透明血栓

C.肺泡内有角化上皮

D.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

E.肺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

羊水栓塞:分娩过程并发症(罕见),可在镜下观察到小动脉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胎毛、胎粪、粘液

11.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A.机化

B.溶解

C.吸收

D.钙化

E.再通

参考P32血栓的结局

12.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有

A.羊水栓塞

B.血栓栓塞

C.瘤细胞栓塞

D.气体栓塞

E.脂肪栓塞

13..潜水员从深水中快速升到水面易发生

A.氮气栓塞

B.脂肪栓塞

C.异物栓塞

D.空气栓塞

E.血栓栓塞

氮气栓塞会导致减压病,也就是潜水工作者常发疾病

氮气栓塞和空气栓塞同属并列关系,他们都属于气体栓塞,但两者内涵不同

气体栓塞:空气栓塞——颈部或胸部手术和外伤时

氮气栓塞/减压病——潜水工作者易患

(机理参考p35)

14.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栓形成的结局

A.溶解吸收

B.钙化

C.再通

D.机化

E.排除血管外

15.肺动脉栓塞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A.大片肺出血

B.中毒性休克

C.肾功能衰竭

D.急性右心衰

E.急性左心衰

血液流动循序:体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16.左心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

A.门静脉栓塞

B.脑动脉栓塞

C.肝静脉栓塞

D.肺动脉栓塞

E.股静脉栓塞

血栓的归宿:

①静脉及右心的栓子——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

②左心或体循环的栓子——各器官口径相当的小动脉内,常见于脑、脾、肾

③肠系膜静脉等门静脉的栓子——肝的门静脉分支

17.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

A.下肢静脉

B.门静脉

C.下腔静脉

D.上腔静脉

E.胸壁静脉

(题库答案有错)

18.来自门静脉的栓子随血流运行,首先栓塞于

A.肾

B.肠

C.肝

D.脑

E.肺

血栓的归宿:

①静脉及右心的栓子——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

②左心或体循环的栓子——各器官口径相当的小动脉内,常见于脑、脾、肾

③肠系膜静脉等门静脉的栓子——肝的门静脉分支

19.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脑、肝、肾

B.心、脾、肾

C.肺、肠、肾

D.脾、肺、肠

E.心、脑、肺

20.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脑

B.肝

C.肾

D.心

E.肺

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致密结构组织、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脾肾心脑)

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有双重侧支循环的的实质器官(肝肺)

21.引起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栓形成

B.血管受压闭塞

C.充血

D.动脉内膜炎

E.动脉痉挛

22.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栓子可能来源于

A.右心房

B.左心房

C.肠系膜静脉

D.髂动脉

E.髂静脉

(答案有误)

血栓的归宿:

①静脉及右心的栓子——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

②左心或体循环的栓子——各器官口径相当的小动脉内,常见于脑、脾、肾

③肠系膜静脉等门静脉的栓子——肝的门静脉分支

24.肠套叠可引起肠壁

A.贫血性梗死

B.气性坏疽

C.干性坏疽

D.出血性梗死

E.溶解坏死

出血性梗死杰出代表:肺出血性梗死

肠出血性梗死(肠套叠、肠扭转等)

贫血性梗死:心、脑、肾、脾

25.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

A.节段性

B.点灶状

C.楔形

D.锥形

E.地图状

脾、肺、肾:锥形

心:地图状

肠:节段性

26.脾梗死灶切面的肉眼形状常为

A.锥形

B.楔形

C.三角形

D.节段性

E.长方形

27.下列对肺出血性梗死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多由支气管动脉阻塞引起

B.梗死灶呈锥体形

C.多位于肺下叶

D.由肺动脉分支阻塞引起

E.多发生在严重肺淤血的基础上

28.下列那项不符合肺淤血的镜下所见

A.内见粉染水肿液

B.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淤血

C.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

D.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及中性粒细胞

E.肺泡腔内可见心力衰竭细胞

02

第四章炎症

(以下为蓝紫婷同学整理的手写笔记,题目对应题库,记得和配合下方题库一起享用效果更佳哦!)

03

附赠:学习通习题

1

静脉性充血的病变是:

窗体顶端

·A、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快

·B、局部血管扩张,渗出性出血,局部温度升高

·C、局部呈红色、肿张、出血、实质细胞萎缩

·D、局部呈青紫、水肿、漏出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和坏死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2

从肠系膜静脉来的栓子常栓塞于:

窗体顶端

·A、肺动脉小支

·B、肺静脉小支

·C、门静脉小支

·D、脑动脉小支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3

血管内血栓形成,首先发生的是:

窗体顶端

·A、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黏附

·B、血小板吸引血小板

·C、纤维素沉积

·D、凝血酶形成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4

肺出血性梗死属:

窗体顶端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脓肿

·D、干酪样坏死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5

组织内局限性大量出血所形成的团块称:

窗体顶端

·A、血肿

·B、紫癜

·C、瘀点

·D、瘀斑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6

死后凝血块形成过程中有:

窗体顶端

·A、血小板黏附血管壁和血小板聚集

·B、血液凝固

·C、血管内膜缺氧、损伤

·D、血小板板梁形成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7

休克时常见到:

窗体顶端

·A、白血栓

·B、红血栓

·C、减压后充血

·D、透明血栓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8

肠扭转时肠淤血为:

窗体顶端

·A、代偿性充血

·B、侧枝性主充血

·C、减压后充血

·D、被动性充血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9

肠系膜静脉内的血吸虫卵可致:

窗体顶端

·A、肺动脉栓塞

·B、动脉系统栓塞

·C、静脉系统栓塞

·D、门静脉系统栓塞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10

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窗体顶端

·A、溶解

·B、吸收

·C、机化

·D、再通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知识点总结|SUMMARY

知识点总结:

1.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静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局部青紫、水肿、漏出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和坏死

2.心力衰竭细胞(含铁血黄素)

3.XXX回流受阻,XXX发生淤血

①门静脉——脾(门静脉主干是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所以门静脉回流受阻脾就会淤血肿大)

②心衰——左心衰:肺淤血

右心衰:肝淤血

4.槟榔肝:肝的切面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性区)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属于慢性肝淤血。

5.血栓形成

血管内膜-血小板(头部)-血小板小梁-白细胞-纤维素网-红细胞-凝固

6.血栓分类

P3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透明血栓/微血栓/纤维素性血栓

7.栓子来源及栓塞部位

①静脉及右心的栓子——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

②左心或体循环的栓子——各器官口径相当的小动脉内,常见于脑、脾、肾

③肠系膜静脉等门静脉的栓子——肝的门静脉分支

8.各种栓塞易发部位

①血栓栓塞:肺动脉栓塞——右心/全身静脉系统(门静脉除外),95%来源于下肢深部静脉的血栓栓子(*门静脉的栓子栓塞肝静脉)

体循环栓塞——大多来源于左心,少数来源于动脉或动脉瘤内的血栓栓子

②脂肪栓塞:长骨骨折、脂肪组织挫伤和脂肪肝挤压损伤。

③气体栓塞:空气栓塞——颈部或胸部手术和外伤时

氮气栓塞/减压病——潜水工作者易患(机理参考p35)

④羊水栓塞:分娩过程并发症(罕见),可在镜下观察到小动脉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胎毛、胎粪、粘液

⑤其他栓塞:转移瘤、寄生虫或虫卵、细菌栓子等

9.血栓形成因素: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核心作用:血小板活化

②血流状态改变——血流减慢、血流产生漩涡

③血液凝固性增高——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

10.栓塞最常见类型:血栓栓塞

11.血栓形成的结局:溶解吸收、钙化、再通、机化

12.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致密结构组织、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脾肾心脑)

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有双重侧支循环的的实质器官(肝肺)

13.梗死灶性状:

脾、肺、肾:锥形

心:地图状

肠:节段性

14.引起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

(提取码:)

壹玖拾药人

资料|小蓝

排版|大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jb/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