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这样吃有毒吃饭后做这5件事相当于l

春天是春意盎然的季节,

也是一些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天气多变,易引起食物变质,

保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特别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呢?

春季多发食源性疾病

市食药监局发布春季餐饮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细菌滋生繁殖逐渐活跃,易导致食物霉变、变质,进入食源性疾病多发期。为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市食药监局于3月12日发布春季餐饮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1

谨防食物中毒

  据了解,市食药监局本次发布的消费警示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中最大篇幅的内容是提醒市民正确掌握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含毒素食物,谨防食物中毒。

  该警示总结了春季共有7种食品易引起中毒。包括春季毒蘑菇、新经腌制的酸菜、新鲜木耳、生四季豆、发芽或未成熟的土豆、鲜黄花菜及冷冻海产品。

2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除此之外,春季是细菌滋生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市食药监局负责人提醒市民,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馆,尽量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慎用生菜凉菜。

与此同时,提倡中小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食堂就餐,不要在学校周边不具备餐饮服务资质、食品安全无保障的小吃店或流动摊点用餐。

不要在小摊贩或流动摊点购买食品,在选购食品时要注意保质期。

在家中烹饪食品时,一定要烧熟煮透,剩余食品必须低温冷藏存放,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3

春游慎食野味野菜

春季,还是单位、学校外出郊游的好时期。市食药监局提醒市民,去农家乐品尝野菜、野味时要认真查看农家餐馆和送餐单位的餐饮服务许可资质及送餐的专用设备和送餐人力,避免因餐饮单位资质不合法、操作不规范或不具备送餐条件而延长食物的存放时间,造成细菌滋生,出现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市民外出发生腹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尽快就医,保留消费凭证、病历、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同时立即拨打投诉消举报电话,向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吃什么和怎么吃,

都是大家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jb/7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