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肚胀鼓鼓,
哭哭啼啼闹哄哄,
爸妈送到儿推室,
原来竟是肠胀气。
前几天,2个月大的妞妞因6天未解大便被妈妈带到湖南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儿童康复中心小儿推拿保健室,医生发现妞妞腹部胀满拒按。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得知原来妞妞近一个月以来大便就不正常,开始两三日一解,继而四五日一解,并且解大便之时伴有颜面通红,哭闹不止。第一次做小儿推拿治疗时,妞妞比较抵触,边推边哭,尤其是在做腹部操作时,更是哭闹得厉害。但是推拿的过程不断有打屁,回家后解了少量大便。推拿3次后,妞妞的腹部明显变软,大便排出明显较前轻松。妞妞妈妈觉得小儿推拿真是太神奇了,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医生用她的五个手指头就把妞妞的大便问题给解决了,听王医生介绍宝宝经常小儿推拿还可以调理脾胃、助长益智、增强免疫,所以妞妞妈妈现在继续带妞妞做体质调理。
如果你的宝宝小肚肚胀鼓鼓,啼哭不止,尤其到了晚上哭闹得特别厉害,奶也不吃,抱着抖着怎么哄都没有用,大便排出不畅,很可能你的宝宝是患了“肠胀气”。
什么是肠胀气呢?肠胀气常见于3-4个月以内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系统未成熟的宝宝,常因哭闹、哺乳和吸奶瓶时吸入的过多的空气引起。
肠胀气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多发于傍晚,发作性腹胀、腹痛并呈反复性、伴哭闹,发作前宝宝多有不安情绪、脸部胀红、腿弯曲、伸直交替和腹壁僵硬现象,常合并臭屁连连,放屁时会带出少量大便;因肠道内气体多,排便时会出现泡沫便,排便较费尽,大便偏稀,次数较多等现象。
肠胀气要与肠绞痛区分,肠绞痛是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夜间,也可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不过最常发生在黄昏或傍晚,每天几乎都发生在某一固定的时段,典型肠绞痛哭闹3小时以上,每周发作3次以上,连续发作超过3天。
引起婴儿肠胀气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因和外因。
内因:
(1)婴儿胃消化酶和消化液分泌过少,胃肠蠕动功能障碍。
(2)婴儿喜哭闹。
外因:
(1)喂养不当:母乳喂养儿因母亲乳头过大、含接不合适,人工喂养儿因奶嘴大小不合适,瓶身倾斜吸入大量空气;宝宝吸吮过急,奶水消化不全;频繁交替乳头喂养,吸入大量前奶;过度哺乳或喂养导滞饮食积滞。
(2)饮食不当:母乳喂养儿因母体摄入过多薯芋类高淀粉、海鲜类高蛋白、粗粮类高纤维、瓜果类高糖、豆类易胀气饮食;人工喂养儿配方奶乳糖、蛋白成分过高。
(3)穿戴不当:穿着过少,腹部受凉。
常用减缓或消除肠胀气的方法:
(1)贴胸竖抱或飞机抱;
(2)暖水袋敷肚子;
(3)益生菌或西甲硅油。
小儿推拿减缓或消除肠胀气手法:
(1)清脾经:用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做直推手法(从指尖推向指根方向),-;
(2)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做旋转推动,-次;
(3)揉按板门:用拇指或中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做按揉手法,-次;
(4)中脘穴消导法:先在中脘穴上做顺时钟按揉数十次,然后从中脘穴开始向下直推揉按次数的一半。
小儿保健推拿适应症:腹胀、腹痛、腹泻、呕吐、消化不良、便秘、厌食、积滞、疳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缓慢、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免疫力低下、智力低下、发育迟缓、遗尿、夜啼、睡眠不佳、近视、鼻炎、肌性斜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