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新民晚报"↑免费订阅
今天上午,上海野生动物园发布公告称,大熊猫“帼帼”发病和她的幼仔“花生”(第一只上海出生的大熊猫宝宝)分别于年12月19日、12月23日突发疾病,随后分别于12月26日、31日因救治无效死亡。
新民晚报新媒体蔡黄浩制作
这个消息让万千关心“滚滚”的网友感到痛心疾首:
肖mm:太可惜,我最爱的滚滚,走好
SuSu苏苏_岁月静好:母女一起死亡,瞒报近一个月!
hello_Shirley:好心疼
琴羽yoga:看着看着眼泪掉了下来,好心痛。
Ras-Jiiie:一个月前我还看过花生心疼
黎尼尼:!!!!这么可爱的花生!!!!这死讯还瞒了这么久!!!
__海豚有海:看视频也知道园方很重视熊猫宝宝啊。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能左右的啊。谁都希望熊猫宝宝健健康康的。这样的损失园方也非常痛心。
与同情心同时爆发的是疑问,网友们提出了多种质疑,为什么迁延这么久才通报?为什么熊猫母女同时死亡?等等,大家的疑惑集中在:
1,为何在大熊猫母女去世20多天后,才对外公布消息?
↑“帼帼”和“花生”所在的上海大熊猫基地。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胡彦珣摄
园方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要对“帼帼”和“花生”发病的前因后果进行梳理;
另一方面,两只大熊猫的实验室病理结果由四川、长春、上海等地科研院所共同于17日才形成报告,为科学严谨处理此事,故19日才发布相关信息。
2,有网友指出,花生生病期间还被拿出来展出?
↑目前在熊猫育幼室展出的其他熊猫。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胡彦珣摄
工作人员回应称,无论是“帼帼”还是“花生”,在发现不适后都立即进行护理救治,并没有再对外展示,该网友看到的应该是另外的熊猫幼仔,而不是花生。
3,熊猫母女同时接连死亡,两者是否有联系?
上海野生动物园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帼帼’和‘花生’突发的分别是两种不同疾病,‘帼帼’是急性胰腺炎,花生’是严重肠扭转并导致大面积肠坏死,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巧地是,‘帼帼’和‘花生’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发病。”为防止与母亲“帼帼”交叉感染,12月19日起,“花生”转为了人工乳饲喂。
工作人员表示,具体发病原因是否与吃错东西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基本确认的是,两者的死亡并没有直接关系。
4,熊猫母女的病有多严重?为什么治不好?
饲养员:肠扭转为熊猫幼崽常见病,治愈率低
上海野生动物园熊猫饲养员闵迎国告诉记者,目前,疾病是熊猫最大的天敌。
大熊猫肠道系统极为复杂,肠扭转是大熊猫幼崽的常见病,常发于4-6个月,严重的肠扭转治愈率很低。此次“花生”被确诊肠扭转后,紧急进行开腹手术,切除80余厘米坏死肠管,遗憾的是还未被救回来。
↑“花生”被抢救时的图片资料图
据介绍,因4个月的大熊猫刚学会走路,还不懂得活动“分寸”,时常玩到精疲力尽才会休息。运动量过大可能造成肠扭转。按照大熊猫的自然习性,母猫见到幼崽运动量过大时,也会将它抱在怀里“强制”休息。“有时游客还不理解,为什么展出一会儿就拿回去了。”闵迎国告诉记者,为了控制大熊猫幼崽的运动量,园方对展出时间也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4个月的大熊猫幼崽都会交给母亲抚养,这是为了让熊猫宝宝学习自然行为,如怎么吃竹子等。如何一直由人工饲养,动物的自然行为会慢慢消失。
5,上海野生动物园前后有四只大熊猫死亡的案例?
对于本次两只熊猫死亡的噩耗,有网友指出:“上海野生动物园前后死了四只大熊猫”。该指责一经提出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跟风追问,但是截至发稿,上海野生动物园并未就此问题给出正面回复。
饲养员回忆熊猫母女犯病过程:
采访中,回忆起“花生”,饲养员闵迎国潸然泪下。从“花生”出生以来,闵迎国就成了“奶爸”,每天监测着“花生”的动向。“花生”刚出生时,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周也回不了几次家。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感染,进入笼舍的人员被严格限制,饲养员每次进入“花生”笼舍,都要更换防护服,消毒后才能进入。
记者了解到,“花生”一直由“帼帼”母乳喂养。为了让母女居住舒服,园方去年11月份还装修了笼舍。遗憾的是,还未搬入新家,母女就相继离世。
↑“花生”发病后就与母亲分开医治。资料图
年12月19日,“帼帼”出现发热、排肠粘膜、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当日便接受隔离治疗。此后“花生”与母亲分开,开始食用人工配方奶。“花生”的日常起居由上海和四川专家组成的团队负责。
12月23日,“花生”出现不适。12月29日,经CT诊断发现“花生”严重肠扭转并导致大面积肠坏死,紧急进行开腹手术,切除80余厘米坏死肠管,并采集经配血成功后的其他大熊猫血液给“花生”输血,但遗憾的是“花生”还是于12月31日中午抢救无效死亡。
↑原本为熊猫母女准备的新笼舍,“帼帼”和“花生”还一次都没有住过。
随后,上海野生动物园将两只大熊猫的实验室病理结果送往四川、长春、上海等地科研院所进行检查,并将遗体封冻保存。在多个权威机构检测后,年1月17日,共同出具报告。
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上海野生动物园已采集相关样品送上海、长春、四川的科研院所,进一步探索大熊猫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疾病。
最后再来看一看这对可怜可爱又让人心碎的母女俩吧,愿天堂没有病痛!
刚出生的“花生”:
幸福的母女俩:
学走路的“花生”:
淘气的“花生”:
感谢这些曾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的精灵,愿它们在天堂同样萌萌哒!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胡彦珣/文宋祖礼/综合编辑整理文中无水印图片选自央视新闻)
更多精彩新闻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民晚报移动客户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