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老师详解史上最全的宝宝大便问题

◎我这个宝宝大便次数增多,呈黄色稀水样便,不愿吃奶,怎么办?

◎宝宝拉的便便全是泡泡,正常吗?

◎宝宝大便里有奶瓣,宝妈让我问问老师怎么办?

……

更多的姐妹是直接问“宝宝大便这样正常吗?该怎么办呢?”,然后附上一张酸爽的图片。

在我们的各个月嫂交流群中,几乎每天都有人提问宝宝大便的问题,有时候一天好几个,每一次老师们都耐心地给每一位姐妹解答、指导。

考虑到老师们比较忙,有的时候不能及时回答姐妹们的问题,也为了让姐妹们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自己能对宝宝的异常大便进行识别、判断,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

今天就请金瑞老师来讲讲宝宝异常大便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全文长达字,真真是吐血总结。)

正常情况的大便

1

墨绿色胎便

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墨绿色的胎便,属于正常大便。

若超过6小时无胎粪应提醒家人一起留意观察,超过12小时报告医生,检查是否为先天性肠道畸形。

随后的2-3天宝宝开始吃奶,胃肠有了食物残渣和胎便混合排出,胎便也转为过渡性大便,颜色由墨绿向金黄转化,此时应注意如果宝宝大便仍为墨绿色胎便,要查找宝宝奶量是否足够(如吃奶后,宝宝主动松开乳头,再给也不吸吮,表现安稳;可以安静睡眠30-60分钟以上,生理性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等)。

2

黄色软便

以上三种情况的大便都属于正常大便,说明喂养得当,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食物中的营养消化吸收充分。宝宝大便正常时,往往同时表现为:

吃奶后,宝宝主动松开乳头,再给也不吸吮,表现安稳。

一天排便次数较前一天排便次数无明显变化。

可以安静睡眠30--60分钟以上。

体重每天增长30-50克。

喂养不当导致的大便异常

异常大便主要有5种情况,下面我们从表现、原因和护理方法几个方面逐一了解、分析这5种异常大便。

1

蛋白质偏高引起的消化不良

表现

大便呈黄褐稀水样或夹杂有未消化的奶瓣,且伴有刺鼻的臭鸡蛋味。宝宝会表现出吃奶量下降,不好好吃奶等。

原因

(1)乳母吃了过多的蛋白质食物,比如有些习俗坐月子每天要吃10几个甚至更多的鸡蛋,造成乳汁里蛋白质浓度过高;

(2)新生儿对蛋白质食物消化、吸收有障碍,未能被新生儿消化吸收的蛋白质直接和大便一起排出,就是我们肉眼看到的大便里有奶瓣;

(3)环境过热、穿衣过多、包裹过紧等,导致宝宝出汗,又未及时给宝宝喝水,宝宝口渴喝奶过多,摄取了过多的蛋白质。

护理方法

(1)母乳喂养的宝宝,调整乳母的饮食结构,每日蛋白质摄入要适当,一般保证5个1:1条深海鱼(-克)、1-2个鸡蛋(-克)、1杯牛奶(-毫升)、1把豆或豆制品(50-克)、1点坚果,即可满足乳母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如果乳母吃了过多的蛋白质食物,可在喂奶前给宝宝多喂些水,以降低奶中蛋白浓度。

(2)人工喂养的宝宝做好科学喂养。一定要按配方奶说明来调配,不可擅自增加或降低配方奶浓度;配方奶在宝宝胃内的排空时间需要3-4个小时,要严格计划喂奶时间,不可随意增加喂奶次数;喂奶量需结合宝宝个体差异、胃容量、体重等因素综合考虑,个别食量较大的新生儿,每日喂奶总量不能超过-毫升/千克体重。

(3)观察宝宝嘴唇干燥,小便发黄,要在2次喂奶之间喂一点水,注意每次喂水量不要超过每次喂奶量。

2

脂肪偏高引起的消化不良

表现

宝宝大便量多、呈糊状、外观油润,里面含有较多奶瓣和脂滴,臭气大。

原因

(1)乳母吃了脂肪高的食物,导致乳汁中脂肪偏高;

(2)人工喂养的奶中脂肪球较大,不利于新生儿的胃肠道消化吸收;

(3)环境过热、穿衣过多、包裹过紧等,导致宝宝出汗,又未及时给宝宝喝水,宝宝口渴喝奶过多,摄取了过多的脂肪。

护理方法

(1)母乳喂养的,母亲要少吃脂肪高的食物。

考虑到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乳母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脂肪,一般我们从烹调油和瘦肉中摄取。

乳母每日脂肪摄入,一般占总能量的20%--30%,烹调油每日20-30克;畜肉(猪、牛、羊等)的瘦肉肌纤维中含有大量脂肪,每天摄取-克瘦肉也会同时摄取畜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坚果中的花生、核桃、杏仁含丰富的脂类,在摄取坚果中的蛋白质的同时,也摄取了脂肪;深海鱼中含(EPA)(DHA)必需脂肪酸;动物的脑、心、肝、肾、蛋黄等含有丰富的磷脂和胆固醇,每天适量摄取这些食物,可以满足乳母和新生儿对脂肪的需求。

畜肉肌纤维中含有大量脂肪,例如用手掌大的一块肉加胡萝卜玉米煲汤,即使不加一滴油,煲好的汤中也会漂着一层油花。所以,乳母的饮食多用炖、煮、炒、少用煎、炸的烹调方法。防止摄取过多的脂肪,导致宝宝脂肪消化不良,同时还会导致乳母肥胖。

(2)人工喂养的宝宝,可采用低脂配方奶,同时要做好科学喂养。

(3)观察宝宝,如果嘴唇干燥、小便发黄,要在2次喂奶之间喂一点水。

3

糖偏高引起的消化不良

表现

大便泡沫多、呈蛋花样、酸性气味重。

原因

多因喂奶量多、奶中含糖偏高所致。

(1)乳母吃了过多的含糖食物,比如有些宝妈每天用红糖水代替喝水,摄取了大量的糖分;

(2)人工喂养时,在配方奶中加糖;

(3)环境过热、穿衣过多、包裹过紧等,导致宝宝出汗,又未及时给宝宝喝水,宝宝口渴喝奶过多,摄取了过多的糖。

护理方法

(1)乳母每日食糖总量在20克左右。含糖高的水果摄取应适量,如桂圆、葡萄在宝宝出现此种大便期间尽量不要食用;

(2)缩短喂奶时间或延长喂奶时间的间隔,并在间隔时间内喂适量温开水;

(3)人工喂养时,在配方奶中不要放糖;

(4)过多的糖分在宝宝肠道内会产生气体,引起宝宝腹胀,要多给宝宝做腹部抚触,如果宝宝在夜间出现阵发性哭闹,可能为肠胀气引发的肠绞痛,可用如下姿势,轻抚宝宝腰椎至尾椎处,有利于缓解症状。

4

大便发绿

第一种情况:亮绿色大便

原因

(1)母乳喂养的宝宝,没有严格按照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的方式喂奶,导致宝宝摄入的前奶比后奶多,大便偏酸性,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部分胆红素转变为胆绿素,就会排出亮绿色的大便。

(2)病毒也会使宝宝的大便变成亮绿色,如果是感染了病毒,宝宝同时会有烦躁不适等全身异常表现。

护理方法

(1)发现宝宝大便呈亮绿色,伴有烦躁不适等全身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

(2)如宝宝一般状态良好,只是大便呈亮绿色,指导乳母严格按照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的方式喂奶,让宝宝摄入营养均衡的母乳即可纠正。

第二种情况:绿色泡沫样大便

原因

胆红素使大便颜色呈黄色,胆绿素使大便颜色呈绿色,正常情况下,小肠上部的胆汁含有胆红素和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当大便推送到结肠时,胆绿素经过还原作用,又转变为胆红素,这时大便呈黄色。

当宝宝受凉,尤其是腹部、脚部受凉,会导致肠蠕动过快,结肠中的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导致大便呈现绿色。

护理方法

(1)新生儿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6-28℃,随着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宝宝受凉。

如近日天气转凉,要注意给宝宝保暖。有位月嫂发来照片说宝宝的大便呈绿色泡沫状,详细问其原因,才发现原来是这名月嫂没有及时撤去宝宝夏天使用的凉席,导致腹部受凉。

(2)可以用40℃温水袋用毛巾包裹后放到宝宝腹部温敷,注意温度不要超过40℃,也可以双手搓热后给宝宝做腹部抚触。

第三种情况:补铁剂型大便

原因

宝宝服用了补铁剂或进食了铁强化配方奶粉导致大便呈深绿色。

正常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偏碱性,能使部分粪胆红素进一步转变为粪胆原,粪胆原是无色的,所以大便多呈浅黄色。

在某些宝宝体内,肠道细菌与补铁剂或铁强化配方奶中的硫酸铁反应,使大便呈深绿色,甚至有时呈绿黑色。只要宝宝在吃这种铁剂或配方奶,那么这种颜色就会持续下去。

护理方法

(1)只要宝宝停止服用补铁剂或更换非铁强化配方奶粉,大便颜色即可转为黄色。

(2)补铁剂会引起便秘或腹泻,宝宝服用补铁剂或进食铁强化配方奶粉期间,密切观察大便的性状,如大便比较干硬,应多做腹部抚触并在2次喂奶之间喂白开水,水量不要超过奶量,出现腹泻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补铁剂或更换配方奶。

第四种情况:饥饿型大便

多见于体质差或有慢性病的宝宝。表现为排便次数频繁但量少,多呈黄绿色松散便或棕色黏液便,内含奶块,主要成分为肠道分泌物。

原因

照护者唯恐宝宝消化不良,过度限制奶量,导致宝宝肠蠕动加快,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清稀带黏液。

照护者误认为宝宝出现了腹泻或消化不良,进一步限制食量,胃肠内食物更少,饥饿性肠蠕动更明显,肠壁上的腺体分泌增多,于是出现腹泻,造成恶性循环,加剧了病情。

护理方法

判断宝宝奶量是否够吃,要结合宝宝每天体重增长情况,吃奶后的睡眠、满足感等表现以及每日奶量计算公式综合判断,宝宝出现饥饿性大便,要逐渐增加奶量,让宝宝吃饱,以便摄取的奶量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

5

便秘型大便

表现

宝宝大便干、硬,排便困难。

原因

(1)人工喂养的宝宝,配方奶中含有较多的酪蛋白,易与钙形成不能溶解的钙皂,钙皂不能被人体吸收,随大便排出,容易引起腹胀、便秘。

(2)肠道内菌群失衡,消化吸收代谢受到影响,引起便秘。

(3)外科性疾病:宝宝可能患有某种消化道畸形,如肠道闭锁、肠狭窄、肠扭转、先天性巨结肠等,大便在结肠中存留时间过久,粪便中的水分被结肠吸收,变得干结,难以排出。这些疾病通常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胀现象,需及时就医。

护理方法

(1)人工喂养的宝宝,在2次喂奶之间要喂水,预防便秘。

(2)宝宝排大便时注意观察,发现粪便干硬难以排出,注意,不要让宝宝在排便时太用力,防止肛门撕裂引起出血,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帮助宝宝排便。

大便在肛门处难以排出,宝宝哭闹,可以用开塞露一支插入肛门润滑大便,有利于干硬的大便排出。

如果大便距离肛门比较远,此时用开塞露起不到润滑作用,不能缓解便秘,可在宝宝腹部多做IloveYou按摩,促进排便,同时多喝点水,大量的水分进入肠道来不及吸收,可以起到冲洗肠道的作用,可以让大便变软,有利于排出。

(3)调整喂养方式,宝宝仍便秘的,或宝宝便秘的同时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胀现象,需及时就医。

需立即就医的大便异常

1

血便

可能的原因:排大便时肛门有血液流出或大便中混有鲜红色血液,一般为肛肠疾病如肛裂,或下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

2

黑便

可能的原因:

(1)乳母出现乳头破损皲裂,血液和乳汁被宝宝一并吞咽,导致大便呈黑便。这种情况需要在哺乳时用乳盾保护乳母的乳头即可。同时月嫂要给予宝妈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积极预防乳头皲裂。

(2)乳母无乳头皲裂,宝宝排出黑便,可能是宝宝有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

3

粉状白色大便

可能的原因:

宝宝患有肝脏或胆囊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无法排到肠道,导致大便颜色变白。

新生儿出现此种大便往往伴随阻塞性黄疸,表现为黄疸持续增高,全身重度黄染,宝宝还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劳、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月嫂应密切观察宝宝大便颜色,发现由黄转白,应警惕宝宝可能患有肝胆疾病,立即就医。

4

草莓果酱样黏液血便

可能的原因:

宝宝患有肠息肉、肠肿瘤或饮食改变、腹泻、病毒感染等导致肠蠕动紊乱,易诱发肠套叠,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伴有腹痛、呕吐、腹部包块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

5

腹泻型大便

可能的原因:

(1)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低,对食物的质和量变化的耐受性差。

(2)免疫功能差,新生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肠道SlgA及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3)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或因使用抗生素,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4)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受到食物食具影响,发生腹泻。

(5)气候突然变冷、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热致消化液分泌减少或口渴喝奶过多,都可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

轻型腹泻表现

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内,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宝宝伴有食欲减退、偶有溢奶、呕吐。需立即就医,如治疗不及时将发展为重型腹泻。

重型腹泻表现

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上,伴有呕吐、腹胀、腹痛、食欲缺乏等,大便呈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可有少量黏液。由于腹泻而流失大量体液从而导致脱水,需要给宝宝补充水分,或进行多次母乳喂养。需有医生诊断治疗。

6

人为变色型大便

宝宝吃进什么就排出与吃进的食物颜色相似的大便。见于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如果宝宝的大便变成红色而又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没有吃过麦片粥或者红色食物等),要及时就医,化验大便是否为血便。

-----完------

觉得有用,就转发到朋友圈吧!

在后台回复“月子餐”可免费领取一份国家高级营养师制定的月子餐单!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jb/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