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股沟管内口是
A.为腹外斜肌筋膜向外突形成的圆孔
B.是腹横肌的一个漏斗形裂孔
C.有精索穿过
D.腹股沟管皮下环
E.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
2.斜方肌麻痹时,不能
A.充分外展肩关节
B.充分屈肩关节
C.做推墙运动
D.做耸肩运动
E.无上述情况
3.膈的食管裂孔高度为
A.平第8胸椎
B.平第9胸椎
C.平第10胸椎
D.平第11胸椎
E.平第12胸椎
4.胸大肌收缩时
A.是胸固有肌
B.起于上位肋
C.止于小结节
D.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E.位置表浅,呈三角形
5.与主动脉伴行穿隔主动脉裂孔的结构是
A.胸导管
B.隔神经
C.食管
D.下腔静脉
E.迷走神经
6.上消化道是
A.口腔至食管
B.口腔至胃
C.口腔至十二指肠
D.咽至十二指肠
E.管壁均由骨骼肌构成
7.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
A.大肠
B.直肠
C.阑尾
D.结肠
E.以上都不对
8.食管的第1个狭窄
A.距中切牙约15cm
B.距中切牙约25cm
C.约平第6颈椎体上缘
D.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叉处
E.正对胸骨角平面
9.肝的体表投影
A.肝上界和膈起始一致
B.肝上界在锁骨中线上平第6肋间隙
C.肝下缘与右肋弓一致,一般不超过肋弓
D.肝下缘在剑突下6~7cm处可触~及
E.幼儿肝的下缘位置较高
10.容易发生肠扭转的大肠管道是
A.盲肠
B.升结肠
C.横结肠
D.降结肠
E.乙状结肠
下滑查看答案1.腹股沟管内口是
A.为腹外斜肌筋膜向外突形成的圆孔
B.是腹横肌的一个漏斗形裂孔
C.有精索穿过
D.腹股沟管皮下环
E.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
E
腹股沟管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突而形成的卵圆形孔,又称腹股沟管腹环;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三角的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2.斜方肌麻痹时,不能
A.充分外展肩关节
B.充分屈肩关节
C.做推墙运动
D.做耸肩运动
E.无上述情况
D
斜方肌瘫痪时,产生“塌肩”。
3.膈的食管裂孔高度为
A.平第8胸椎
B.平第9胸椎
C.平第10胸椎
D.平第11胸椎
E.平第12胸椎
C
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左前方、平第10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前、后干通过:腔静脉孔位于食管裂孔右前方,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4.胸大肌收缩时
A.是胸固有肌
B.起于上位肋
C.止于小结节
D.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E.位置表浅,呈三角形
D
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5.与主动脉伴行穿隔主动脉裂孔的结构是
A.胸导管
B.隔神经
C.食管
D.下腔静脉
E.迷走神经
标准答案:A
解析:在第12胸椎前方,由左、右膈脚与脊柱共同围成主动脉裂孔,其中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上述选项中只有A是正确的。
6.上消化道是
A.口腔至食管
B.口腔至胃
C.口腔至十二指肠
D.咽至十二指肠
E.管壁均由骨骼肌构成
C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临床上常把十二指肠空肠曲以上的消化管称上消化道,故选C。
7.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
A.大肠
B.直肠
C.阑尾
D.结肠
E.以上都不对
D
一般认为大肠外形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3种特征性结构,实际上只有盲肠和结肠具有。
8.食管的第1个狭窄
A.距中切牙约15cm
B.距中切牙约25cm
C.约平第6颈椎体上缘
D.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叉处
E.正对胸骨角平面
A
食管全长有3处狭窄:(1)食管起始处,平第6颈椎体下缘,称颈狭窄,约距中切牙15cm;(2)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平第4胸椎体下缘,称支气管主动脉狭窄,约距中切牙25cm;(3)穿膈的食管裂孔处,平第10胸椎,称膈狭窄,距中切牙约40cm。故选A。
9.肝的体表投影
A.肝上界和膈起始一致
B.肝上界在锁骨中线上平第6肋间隙
C.肝下缘与右肋弓一致,一般不超过肋弓
D.肝下缘在剑突下6~7cm处可触~及
E.幼儿肝的下缘位置较高
C
肝下界,在右侧与右肋弓一致,在腹上区,肝下缘可低于剑突下约3cm。
10.容易发生肠扭转的大肠管道是
A.盲肠
B.升结肠
C.横结肠
D.降结肠
E.乙状结肠
标准答案:E
解析: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而结肠又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乙状结肠全长呈“乙”字形弯曲,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左髂窝和小骨盆后壁,活动度较大,是肠扭转、肿瘤、憩室等病变的多发部位。上述选项中只有E是正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