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马云商业帝国的第二张名片

美国时间年9月19日上午,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BABA。截至当天收盘,阿里巴巴股价暴涨25.89美元,报93.89美元,较发行价68美元上涨38.07%,市值达.39亿美元,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年和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全天交易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堪称全民购物的互联网狂欢。阿里巴巴的成功让马云成为了全民爸爸。

但我们今天想说的,是马云旗下的另一大产业——蚂蚁金服。也许你现在对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但相信你对蚂蚁金服的核心产品——支付宝一定不陌生,它几乎是伴随着中国人的网购习惯一点点从建立到发展壮大到成为今天移动支付领域翘楚的。如果说阿里巴巴的成功代表着马云辉煌的过去,那么蚂蚁金服的迅速发展则预示着马云商业帝国的未来。那么,这家有着浓厚的互联网血液的金融服务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蚂蚁金服的历史发展过程。

仅仅十余年,被时代的潮流所召唤,蚂蚁金服成为了支付、小贷、保险、理财、信用体系……几乎所有金融创新领域的拓荒者。阿里巴巴引领了今天的网购时代,也带动了支付宝的发展,继而才有了今天的蚂蚁金服。阿里巴巴俨然已经成了“阿里爸爸”,蚂蚁金服则是在他的庇护下迅速成长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分别是支付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芝麻信用和蚂蚁金融云。

大儿子——

起步于支付宝的蚂蚁金服是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出来的金融板块。在过去几年间,蚂蚁金服一直想“去阿里化”,但蚂蚁金服的核心价值是支付宝,而支付宝最早依附于淘宝平台的交易。虽然阿里巴巴平台的交易额占支付宝交易比重正在逐步减少,但它正在给双方贡献规模利润。据阿里招股书披露,年-年三个会计年度,支付宝给阿里巴巴集团带来的税前利润分别为万元、2.77亿元和17.64亿元。按照双方49.9%利润抽成比计算,则支付宝在相应会计年度,税前利润分别为万元、5.55亿元和35亿元。支付宝的成长速度几乎是指数级的。

如果我们做一个横向比较的话,支付宝依然可以称得上霸主地位。

根据比答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年支付宝的交易规模占全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总规模的72.90%(截至今年2季度末,这一数字已经提升为79.9%),全面领先于财付通(   

其次,通过投资、并购来构建其金融服务生态,而不是像BAT那样等到自身成熟了再去投资。年4月4日,马云通过其绝对控股的浙江融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对恒生电子%股权收购。恒生电子是中国最大的面向金融行业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证券集中交易系统的市占率为44%,在基金、保险、信托投资交易管理系统的市占率分别为90%、88%、86%,在银行综合理财平台市占率为75%,是目前中国拥有“全领域”的龙头金融IT企业。年4月25日,蚂蚁金服出资1.99亿元,获得杭州数米基金销售公司增资后60.8%的股权。完成这两笔收购之后,蚂蚁聚宝迅速完成了技术和人才积累。

最后,支付宝对蚂蚁聚宝的大力引流。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明显位置,有蚂蚁聚宝的h5链接,在当今流量为王的app时代,这显然是其他基金代销公司无法超越的优势。

三儿子——

年6月,由蚂蚁金服作为大股东的浙江网商银行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初,马云曾表示希望网商银行能够真正做到无微不至、与众不同,真正做到有担当、有情有义,能够帮助到需要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阿里本身积累的电商资源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网商银行可以很好的为这些企业提供存贷款服务,缓解这些中小企业的流动性压力。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网商银行在小微企业的贷款方面发展的相当迅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贷款增速快。下表是从银监会官方网站获取的近6个季度以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用户小微企业的贷款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从年第一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逐渐增加,不过增速十分缓慢。网商银行方面,截至年末,网商银行贷款余额74.13亿元,余额客户数50万户,户均贷款余额1.5万元人民币。而在网商银行成立一周年之时,网商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累积服务小微企业的数目达万家,贷款资金余额达亿元。半年时间,贷款余额增长了2倍。

其次是不良贷款率低。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从去年一季度到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直徘徊在1.4%-1.8%,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在此背景下,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低于1%。这得益于阿里巴巴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淘宝网以及天猫商城获得的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建立征信系统,利用自身互联网的优势能够对众多的小微企业进行分类判断,将风险不同的小微企业划分开来,能够有效的降低贷款风险,减少坏账的可能,在既帮助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使得自身得到发展。当然,这些分析、计算的实现得益于下面介绍的芝麻信用和蚂蚁金融云。

四儿子跟小儿子——

之所以将芝麻信用和蚂蚁金融云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二者相互配合,构成蚂蚁金服金融科技框架的底层支撑。

年1月28日,蚂蚁金服正式推出芝麻信用。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EC.CN)发布的《年(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年,中国个人征信行业潜在市场规模为亿元,及至年已达.6亿元,五年时间,中国个人征信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增长率达47.2%;年实际市场规模为95.8亿元,年达到.4亿元,五年时间,增长率达58.04%。

芝麻信用服务主要包含了用户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而用户网购消费的偏好以及上网行为的习惯,也都将成为芝麻信用打分的依据。芝麻信用数据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住址搬迁历史、社交关系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为,通过长期积累,这些行为轨迹和细节,将更全面判断其信用状况。

互联网信用本质上是一种消费能力,将这种信用关系社会化必将释放更大的消费活力。而这种互联网信用符合蚂蚁金服普惠金融的宗旨。以往的信贷审核更多的是参考信贷历史、信用记录,无法覆盖到更多的弱势群体,通过互联网+信用,真正让普惠金融惠及大学生、创业人群、农民等弱势群体。

风险控制能力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着重点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蚂蚁金融云帮助企业快速搭建符合金融行业标准的IT系统的云计算服务,提高风控能力。蚂蚁金融云覆盖了金融业务系统所需要的各类技术与工具。年9月蚂蚁金服宣布启动"互联网推进器"计划,计划将在5年内助力超过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转型升级,将推动平台、数据和技术方面的能力全面对外开放。其中"互联网推进器"中的技术能力指的就是蚂蚁金融云平台。虽然蚂蚁金融云还不为人所熟知,但可以预期,未来蚂蚁金融云在金融科技领域上的动作值得期待。

成立于年的蚂蚁金服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完成了在支付、理财、银行、征信、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战略布局。目前,蚂蚁金服是中国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它被誉为是下一个BAT级别的巨头。年7月,蚂蚁金服完成了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估值达亿美元。而仅在八个月后,蚂蚁金服进行了45亿美元的B轮融资,其估值上涨三分之一,高达亿美元。虽然蚂蚁金服一直强调自己是独立公司,但不可否认蚂蚁金服的未来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阿里巴巴的未来。阿里最有想象力的业务板块是物流与金融,但菜鸟网络的发展还不足以成为阿里帝国的支柱,但估值亿美元的蚂蚁金服可以。进来蚂蚁金服动作不断,先是10月8日,蚂蚁金服突然换帅,彭蕾卸去蚂蚁金服CEO,由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出任CEO。到了10月12日,支付宝提现收取手续费的时代如期而至。同一天,据知情人士爆料,估值亿的蚂蚁金服或在明年年底IPO上市。一系列动作无不预示着属于蚂蚁金服的日子或许真的到了。也许再过十年,当人们提到马云时,想到的不是阿里巴巴,也不是淘宝天猫,而是蚂蚁金服。

本文作者:张宝乐、张青瑞、杨一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by/6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