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募基金公司为名从事非法集资的情况不少,比如北京地区涉案金额55亿的华融普银案。
基金分公募和私募,公募基金公司的门槛很高,但面向屌丝投资者。门槛高,是因为公募基金要拿到证监会的牌照,这个牌照不好拿,注册资本一亿元(实缴),要有一定数量的基金从业人员,还不能因为违法行为被开除过或因某些犯罪判过刑,经理和高管要有三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主要股东要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最近三年没有违法记录,注册资本不低于三亿元人民币。这些公募基金公司的目录在证监会网站上都可查询。
面向屌丝,是因为“公募”就是面向公众、不特定多数人的,所以投资门槛低,可以打广告,比如很多股票型基金的申购门槛就是元,定投元起步。正儿八经的基金网站上,如天天基金、数米、同花顺,都可以买到正规品种。投资门槛低,不等于监管门槛低,基金的钱都要委托第三方托管,一般是银行。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也没剩几只了)每天都要公布净值,还要公布季报、年报。
私募基金公司正相反,设立门槛不高,但面向富人。门槛不高,是因为其成立不设行政审批,不需要牌照,只要成立和发产品时向基金业协会申请登记即可,协会对私募基金登记备案信息也不做实质性事前审查。也不强制第三方托管基金财产;面向富人(时髦的话叫高净值人士),是指合格的个人投资者需要金融资产不低于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并且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万元。私募的“私”体现在不能公开推介,即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