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常见病--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果黄疸严重还可能造成新生儿不可逆的损伤。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爸爸和妈妈应该掌握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基本区别,对新生儿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疏漏。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生理性黄疸,4~5天达到高峰,7~10天后消退,最多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一天内不应该迅速升高。正常新生儿吃奶好、睡眠好、体温正常、大便金黄色等,不伴其他异常症状。
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不超过微摩尔/升(12.9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微摩尔/升(15毫克/分升)。家长在家无法测定,可以通过皮肤黄染范围大致初步判定。生理性黄疸一般局限在巩膜、颜面、躯干。若四肢皮肤见黄染,黄疸可能偏高,继续进展出现手足心黄染,说明胆红素水平已明显超标了,医院检查。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以下是临床常见的几种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过早,黄疸发生于生后24小时之内,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并在短期内迅速加深,常为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黄疸进行加重,同时伴有发热、拒乳、精神差等,有可能是各种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如果随着黄疸逐渐加重,新生儿的大便变成白色呈陶土样,要考虑是由先天性胆道闭锁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黄疸持续时间过久,或黄疸消退后而又复现,有可能是新生儿肝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代谢性疾病引起。
血中检测胆红素水平过高,黄染过深,嗜睡、吸吮无力、尖叫或抽搐等,可能已发生胆红素脑病。
一旦怀疑新生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无须紧张,但病理性黄疸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病因多种多样,比如因黄疸超标住院的新生儿,有的发现是感染,有的发现是先天性心脏病,有的发现是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等。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新生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分析在医学上以血中胆红素的浓度来代表胆红素累积的程度,医护人员常以“黄疸指数”来简称胆红素浓度,如黄疸指数12表示胆红素浓度为12毫克/分升,可化验血清获得。新生儿也可用无创伤的经皮测胆仪初步测定。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即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不超过12.9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学会正确观新生儿是否有黄疸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的新生儿出现了黄疸,家长却没有及时发现,往往是因为产后妈妈和新生儿居室光线太暗;新生儿肤色深、偏红等影响了肉眼观察,所以,医院平安回家后,家长还应自己留意新生儿皮肤黄染的情况。通过黄疸高峰发生在回家后,而且即便黄疸不重,也要观察有无延迟消退。每天应在光线明亮处观察,若新生儿肤色深不易观察,可用手指轻压皮肤后放开,即可发现有无黄染情况了。
得了黄疸必须要照蓝光吗光疗(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高胆红素(未结合)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胆红素能吸收光,光照后形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道及尿路排出。用于光疗的光源有多种,临床常用一种特殊蓝光。通常光疗需要一次性连续数小时及间断反复数天照射才能达到疗效,常须住院治疗。若胆红素轻度超标,没有其他病理因素时不须住院治疗,可在家中口服中药,让新生儿多晒太阳并观察随诊。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有的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超标或消退延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绝大多数患了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黄疸会渐渐消退,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
早发型
主要是母乳不足,开奶晚,胎粪排出延迟造成的。
晚发型
主要是由于母乳中富含β-葡糖糖醛酸苷酶,增加了胆红素肠肝循环造成的。其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毫克/分升~30毫克/分升;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持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换了这种黄疸的新生儿一般不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精神、吃奶、大小便都和其他新生儿没有什么区别。
是否断奶要根据实际情况,听医生的建议
新生儿患了母乳性黄疸后如何喂养,困扰着很多妈妈。首先要请医生排除有无其他病理情况,医生一般需检查一下胆红素的含量,若已经高到一定程度,需要暂时停母乳,否则不要轻易就把母乳停掉。暂停母乳时,妈妈应该使用吸奶器按时将母乳吸出,冻在冰箱里,以后在宝宝需要时用。吸奶的频率应该保证每2~3小时一次,这样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母乳的分泌量,不至于造成乳腺炎或是母乳量的减退。
贴心小纸条宝宝的黄疸总是不退怎么办
如果宝宝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就是异常情况了。黄疸消退延迟有许多病因,主要为感染因素、围生期因素及母乳因素,医院由专业医生诊治。
得了黄疸的新生儿如何护理要注意每天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进展情况及全身症状,有无发热、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跳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就医。注意常规新生儿脐部清洁,防止感染使黄疸加重。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光照治疗,服中药,多晒太阳,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避免晒伤。按需喂养,母乳不足时及时增加配方奶,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液量,让新生儿多从尿液及粪便中排泄胆红素。
黄疸能预防吗新生儿出生早期,要尽早给其喂养,让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不排干净就会经过新生儿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加重。还要给新生儿充足水分,正常新生儿一天一般7次以上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是水的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低体重儿、窒息儿、母婴血型不合者等高危新生儿,应及早在产后监测其血清胆红素,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光疗。
贴心小纸条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就医
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
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
黄疸持续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
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
--本篇内容节选自:医院专家组编著的
《儿科专家告诉你宝宝生病怎么办》。
养儿育儿任重道远,在这之中相信你还有很多疑惑待得到解答!除了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