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的出生,貌似都避免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黄疸。面对黄疸,妈妈们心里是惊慌的,生怕孩子会出什么问题。一般医生都会建议住院治疗,但也有的朋友会选择回家自己观察。那么,究竟黄疸会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呢?不想住院治疗,又该如何“自治”呢?
朋友Y生了个可爱的宝宝,可是由于早产,需要住保温箱。住院期间,宝宝一直发低烧,Y夫妻都很担心。
在宝宝住院半个月后,Y觉得这么住院也不是办法,于是跟医生说,回家休养,医生批准了。宝宝回到家,第二天,居然就不发烧了。Y也医院复诊了。
Y觉得自己孩子皮肤黑黑的,应该像自己,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皮肤白白嫩嫩的,非常羡慕。而且宝宝每个月总是要发烧或者感冒一两次,感觉免疫力很低。
后来,在宝宝四个月的时候,Y发现宝宝的眼白有些发黄,再仔细看看宝宝的皮肤,黑得也有些黄。于是夫妻二人急急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宝宝的黄疸已经挺严重了,之前还是黄疸的时候就又打了预防针,加上发烧,已经造成了肝受损了。这个病需要长期慢慢调理才能好。这个消息给Y一个晴天霹雳。
什么是黄疸?
新生儿黄疸,每一个宝宝出生后都会面对的问题。可是,你真的知道黄疸是什么吗?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并非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只要足月宝宝不超过μmol/L(12mg/dl),早产宝宝不超过μmol/L(15mg/dl)就算正常。
它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及药物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一般不需要治疗,2周左右就会自然消退,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病理性黄疸
由很多疾病所引起,需要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母乳性黄疸
妈妈应暂时停止哺喂母乳,待黄疸减轻后恢复喂养。
药物性黄疸
需要立即停止服用相关药物。
综上所述,最难处理的,也就是妈妈们最害怕的,就是病理性黄疸了!
如何分辨?
聪明的妈妈肯定都知道,面对孩子的问题,担心害怕是没用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分辨病理性黄疸与其它黄疸区别吧!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黄疸种类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发现时间
出生后2-3天
一出生即有,并且迅速加深
表现
面部、躯干及四肢的轻度黄染,吃奶好,精神无异常,大小便正常
色深呈橙黄色,遍及全身,睡眠、精神不好,有躁动、哭闹不止等
血清胆红素
新生足月儿不超过12mg%
早产儿不超过15mg%
超过12mg%,并且迅速加深
消退时间
一周内
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反复发作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什么原因引起?
1血红球被破坏生产胆红素体内红血球破坏后的一些成份产生了胆红素,若红血球破坏的量很多,那么胆红素产生的量就会越大,容易导致新生儿产生黄疸。
2母子血型不合(包括ABO和Rh)若母亲血型为O,父亲为A/B,新生儿为A/B型时,新生儿母亲体内的抗体会破坏胎儿体内的红血球,造成大量溶血现象,致使胆红素产生过多,引起新生儿不同程度的黄疸。
3婴儿出生时各部位产生肿块婴幼儿出生时由于头部经过产道的压迫,会造成一些含血液较多的瘤、血肿块等,婴幼儿体内的这些血液会产生许多的血红素,引发成婴幼儿黄疸。
病理性黄疸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等。
黄疸如何治疗?
生理性黄疸在黄疸期间多喂新生儿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还要多晒太阳,坚持母乳喂养,不需特殊治疗。
病理性黄疸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照蓝光治疗。通过照蓝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
但是照光后仍无法改善的宝宝,必须以药物或换血来治疗。如果黄疸是由于胆道闭锁所形成的,就需要用手术治疗了。
另外,爸妈在照顾黄疸儿时需要注意,仔细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从肤色、身体状况、大便颜色等,而且平常家中不要太暗,尽量让自然光洒下来,明亮的空间能让心情更好。
父母课堂(ID:fumuketang)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在线回复。
?和数万爸爸妈妈们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更多教育专家、大咖畅聊教育;线上微课火热开启,请阅读原文↓↓↓提前占座。
樊樊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