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宝宝肠胀气的原因
1、宝宝胃肠道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这种最常见,是引起宝宝胀气最大的「元凶」;
2、进食太急、喂养方式不当导致吞气过多;
3、护理不当:宝宝腹部受凉,奶温不合理,室温不合理;
4、宝宝有消化系统疾病、肠道过敏,不过这时宝宝除了胀气,通常还伴有发热、腹泻、呕吐等其他的症状;
5、吃了过多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西兰花、红薯、菜花、玉米等;
6、乳糖不耐受,医院找大夫诊断,听取意见看是否换奶粉,下面这位妈妈就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如何搞定宝宝肠胀气
1、给宝宝做排气操
让宝宝仰面躺在床上,抓着宝宝的腿做类似蹬自行车动作。
也可以在宝宝两次喂奶中间让宝宝多趴一趴(新生儿就可以趴,家长注意看护,口鼻不要被捂),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挤压腹部促进气体排出,还能锻炼宝宝的上肢力量。
2.用西甲硅油缓解胀气
西甲硅油是一种常见的排气药物,可以使小气泡聚合成大气泡,从而方便排出。
虽然一般都认为西甲硅油比较安全,但我们还是不建议经常使用。如果宝宝肠绞痛严重,家长在安抚宝宝后仍感觉很焦虑,可以尝试使用1周西甲硅油。
预防宝宝肠胀气
1.正确冲泡奶粉
冲泡奶粉时,尽量轻摇晃,可以等奶粉慢慢溶解。如果摇晃了,记得将奶瓶先静置一会。奶温不要低于38°,不高于40°,一定遵照奶粉说明书配奶,不管什么原因都要保证奶粉不要多,也不要少(除非医生要求)。
2.慢点喂奶
不要等宝宝很饿的时候再喂奶,喂的时候不要让宝宝吃太急,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喂奶时,注意让奶水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
如果是瓶喂,需要注意奶嘴的孔不要太大,及时给宝宝换适合的奶嘴。也可以选择带有特殊功效的奶瓶,比如带排气孔的奶瓶、弯角奶瓶,或者一次性的免洗折叠奶瓶。
3.多拍嗝
不管是在喂奶过程中还是喂完后,可以竖抱宝宝,拍拍嗝。
4.多趴
可以白天让宝宝趴睡1-2次,进行后背的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可以缓解或者预防肠道腹胀。宝宝哭闹时,让宝宝趴在大人胸前,大人往后倚在沙发上,可以缓解宝宝腹部不适。
5.避免着凉
换尿不湿的时候,动作熟练,避免暴露宝宝的脐部。建议洗澡水温38-40度,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为宜。
保证室内温度,24到26摄氏度之间,南方天气转向湿冷,可以通过开空调的方式调整室内温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