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点个赞,下次好见面!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您可能得了肠梗阻!
什么是肠梗阻?
肠梗阻到底“梗”在哪儿?
一起来看看消化内科医生
带来的科普知识,
简单又实用,赶紧收藏吧!
什么是肠梗阻
梗阻,顾名思义就是不通。肠梗阻就是我们的消化道内容物没有顺畅地排下去,堵在了某个地方,但因为肠管有伸缩性,不通了以后,在不通地方的上游会不断积聚更多的食物和消化液,肠管就不断地扩张,从而引起肠管不断地强烈蠕动,导致腹痛、腹胀。
与此同时,我们的身体还启动了机体保护机制,诱发恶心、呕吐来尽量减少梗阻上游的内容物。
肠梗阻的常见原因
●粪石或异物积聚
多见于老年人,长期便秘的人群。大便长时间积聚在肠管内,水分被吸收,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惧怕排便,导致大便进一步干结,形成粪石,肠道堵塞,而引起梗阻。
●肠粘连
●胃肠道或毗邻器官来源的占位
胃肠道或者腹腔内长了东西,肠内或者肠外原因影响胃肠道内容物的通过。可能是息肉,也可能是某些恶性肿瘤。
●肠扭转
肠梗阻症状
反复出现的腹部疼痛、腹胀,尤其是阵发性难以忍受的那种疼痛,伴随恶心呕吐,或者没有排便,或者没有肛门排气。一般出现了这些症状,医院就诊了。
当然,这些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仅仅表现为腹痛,还有些人已经完善了检查,确诊了肠梗阻,但刚刚还排了少量大便。
肠梗阻为什么要禁食、插胃管
如果已经考虑为肠梗阻,再进食的话,只会使得梗阻上游的内容物越积越多,腹痛症状更为明显。
留置胃管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尽量将梗阻上游的内容物或积气引出来,从而促进肠道再通。
肠梗阻为什么要输那么多液体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水,肉类,蛋类,米饭,蔬菜等等。当出现肠梗阻时,消化液丢失,正常的液体需要量都必须通过输液补充。具体需要补多少液体,医生会根据人体的需要进行计算并补液。
肠梗阻必须做手术吗
大多数的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道减压、补液、灌肠及中医理疗、中药治疗得到缓解,但不能排除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
经过留院观察或住院进行上述治疗后,症状仍不缓解,经医生评估后需进行手术治疗。
另外,已经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由胃肠道或毗邻器官来源的占位引起的肠梗阻,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肠梗阻恢复期的饮食指导
以流质饮食为主,不可暴饮暴食,多吃清淡食物,多补充液体。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导致肠管的血管扩张,或者诱发肠管的痉挛。
另外,也不能吃黏质的食品,比如年糕和油炸糕这类食物,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容易在肠道内形成结石而加重梗阻。
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文章来源:消化中心
编辑:新锐
责校:谭静
审核:熊焰、黄流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标题查看近期热点资讯谱写健康为民新篇!医院党史学习教育学深用实!“红土先锋”,不愧是你!急诊党支部获四川省先医院举行“我在党旗下成长”主题演讲比赛,他们这样告白......特别的“生日礼物”7月1日,6名医生为百岁老人完成骨折手术
百年博济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