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bull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超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超声表现

刘耀利

(广西医院超声科)

患者韦XX,女,4岁,“腹痛伴呕吐5天”于-10-21日急诊入院。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脐周疼痛,为持续性隐痛,进食后腹痛加剧,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胆汁;疼痛无它处放射,膝胸卧位腹痛可缓解。于外院治疗后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急诊入院,超声检查于中腹部偏右可见一混合性回声团,为肠系膜、肠管及血管走行异常后形成的“漩涡状”结构,血管管腔内径增粗并环状走行,CDFI可见红蓝相间的环状血流信号包绕;团块上方局部可见小肠扩张、积液。

超声诊断:中腹部包块(肠系膜、肠管及血管走行异常,符合肠扭转)(图1)。动态图中可显示异常走行的肠系膜、肠管及血管呈顺时针旋转,彩色血流呈环线状。遂行腹部CT,亦提示上述诊断。

顺时针旋转的包块中可见动静脉血流信号环绕

图1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超声声像

住院后手术,术中探查可见肠旋转不良,回肓部位于左上腹,中肠沿肠系膜上动脉顺时针扭转°,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与侧腹壁见大量Ladd索带,十二指肠水平部被索带卡压,十二指肠球部、胃窦部扩张,肠壁肥厚。术中对中肠给予复位;松解十二指肠前方纤维带,将十二指肠、空肠起始部伸直,松解中肠系膜根部将其展平,再松解回肓部粘连带,将回肓部放置于腹腔左侧;切除阑尾。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多数与先天因素有关,是胚胎期肠管发育过程中,中肠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障碍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附着不全,肠系膜的附着不全导致十二指肠受压,中肠扭转等病变,从而引起十二指肠梗阻。本病是造成新生儿婴幼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呕吐和高位肠梗阻,呕吐物中含胆汁,无腹胀,并脱水、消瘦,一般需手术治疗。

根据呈“漩涡状”特征性改变的肠扭转声像图可确诊肠旋转不良,超声检查可做为临床考虑儿童肠旋转不良的首选方法,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依然是诊断的金标准。

Ladd索带(Laddbands):Ladd索带是肠排列异常(例如肠旋转不良)时最常见的腹膜带形成。它们从异常定位的盲肠延伸到腹膜和肝脏,在行程程中穿过十二指肠。从肠的其他部分同样可以延伸。是腹内疝或肠扭转引起的肠梗阻的主要因素。

Ladd被认为是小儿外科之父,他首先报告了这些腹膜带,后来一他的名字命名这一结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ongz.com/nzby/9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